[发明专利]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及碳酸酯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942.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下川床祥城;村山公一;武内宽;菅野任;佐佐木祐明;大久保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09/62 | 分类号: | C07C209/62;C07C29/09;C07C31/12;C07C211/50;C07C263/04;C07C265/14;C07C269/04;C07C27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残渣 处理 方法 碳酸 | ||
1.一种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胺和、脲和/或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以及醇的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从由所述氨基甲酸酯的热分解反应得到的分解液中,分离出异氰酸酯及醇而得到异氰酸酯残渣,使所述异氰酸酯残渣与高压高温水接触,将其分解为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剂存在下使所述异氰酸酯残渣与高压高温水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异氰酸酯残渣中配合碳酸酯,使配合有所述碳酸酯的所述异氰酸酯残渣与高压高温水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氨基甲酸酯的生成中使用的胺为分解异氰酸酯残渣而得到的胺;
氨基甲酸酯的生成中使用的醇为从由氨基甲酸酯的热分解反应得到的分解液中分离的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是沸点为250℃以上的芳香族烃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异氰酸酯残渣分解后回收溶剂,
在将异氰酸酯残渣分解后所回收的溶剂的存在下将氨基甲酸酯热分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胺和、脲和/或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以及醇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得到所述碳酸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在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后分离的含有碳酸酯的低沸点成分中进一步进行粗分离得到所述碳酸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含有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沸点成分还含有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
在从所述低沸点成分中将所述碳酸酯粗分离的同时,将所述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粗分离,
将所述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作为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原料成分使用。
11.一种碳酸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选自由碳酸二烷基酯、碳酸二芳基酯及烷基芳基碳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碳酸酯与高压高温水接触,将其分解为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酸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胺和、脲和/或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以及醇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得到所述碳酸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碳酸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在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后分离的、含有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及碳酸酯的低沸点成分中进一步进行粗分离,由此得到所述碳酸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碳酸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含有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碳酸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解所述碳酸酯而得到的所述醇作为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原料成分使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碳酸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N-无取代氨基甲酸酯从所述低沸点成分中粗分离,将其作为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原料成分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9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镭射水晶效果的环保型包装卡纸
- 下一篇:一种涂布机用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