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3296.3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承奎;权重鹤;金志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7/04 | 分类号: | H04R7/04;H04R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转换 装置 振动 | ||
1.一种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面振动板,该侧面振动板的中央部分呈贯通状态;
中央振动板,覆盖侧面振动板的贯通部,且边缘部位与侧面振动板重叠;以及,
音圈,安装于侧面振动板和中央振动板重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侧面振动板通过在热塑性聚氨酯上熔接聚乙烯或者聚丙烯而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侧面振动板形成为中央部高于内缘部及外缘部的圆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板呈中央部隆起的圆顶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板具备:与侧面振动板的内缘部重叠的内侧附着部;与侧面振动板的外侧部重叠的外侧附着部;以及连接内侧附着部与外侧附着部的减震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减震部上结合有连接在音圈上的电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在减震部及外侧附着部上形成有导电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导电图案为F-PCB类型的导电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板还具备突出至外侧附着部的外部并形成有导电图案的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板和侧面振动板由相互不同的材质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板包括UV成型层。
12.一种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面振动部,形成有近环状的突出部;
中央振动部,位于侧面振动部的内侧;以及,
音圈,安装于侧面振动部和中央振动部之间,
其中,侧面振动部和中央振动部由相互不同的材质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振动板通过在热塑性聚氨酯上熔接聚乙烯或者聚丙烯而制成,并且中央振动部还包括独立的材质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部包括独立的沉积层或者涂层中的任意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部包括UV成型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在侧面振动部的外侧以及音圈设置部与侧面振动部外侧连接的部分,按照规定图案形成有导电性涂层或者沉积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振动板还包括连接部,该连接部在振动板的一侧向外侧延长,
并且,在连接音圈设置部与侧面振动部外侧的部分以及侧面振动部的外侧上形成的导电性涂层或者沉积层延长至连接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连接音圈设置部和侧面振动部外侧的部分上的导电性涂层或者沉积层,形成为平行于中央振动部和侧面振动部的方向长于垂直于中央振动部和侧面振动部的方向的图案。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中央振动部呈圆顶形状,在中央振动部的下部填充有硬化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音响转换装置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硬化剂为UV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32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内透镜插入器具
- 下一篇:感光度校正方法及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