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4473.X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兼子康雄;鸭志田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料进行测定的自动分析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显示分析结果等与分析相关的信息的显示画面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用自动分析装置进行各试料的分析时,预先在每个收纳从患者采集到的试料的试料容器上粘贴记录了唯一地识别试料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等,基于从分析装置的操作部或者经网络连接的上位系统获取的该识别信息,输入检查的委托信息,利用设置于分析装置的条形码读取器等进行读取,进行所委托的分析。
另外,近年来,为了进行分析而在分析装置上使用的试剂也有数百种,所以从品质管理的方面考虑,在容器上粘贴记录了试剂制造信息等唯一地识别试剂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等来进行管理,利用设置于分析装置的条形码读取器等进行读取并登记在装置上,从而用于分析。
近年来,随着自动分析装置大型化、自动化,采用检查技师只需将试料投入装置,分析之前装置自动地读取粘贴在试料容器上的识别信息的方式。另外,从防止误取检测体的观点考虑,在检查之前识别识别信息的必要性也是采用本方式的一个因素。并且,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从物理配置以及提高读取精度的观点考虑,固定于进行分析的分析部。另外,检查试剂也一样。
像这样粘贴于试料、试剂容器的识别信息的利用方式限定为在投入、设置于装置时,仅作为为了识别被投入、设置的收纳物而被读取的信息。另外,随着自动分析装置的大型化、高生产率化以及不同种类检查的统一化,连结多个进行检查的分析部,由经网络连接的一个操作部统一进行管理的所谓模块组合(Module assembly)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成为主流。
这种自动分析装置,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811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随着有关保证分析结果的意识的提高,在自动分析装置中除了基本的患者试料的分析以外,还增加了校准、精度管理的功能。另外,从单个的个体装置向利用网络与上位系统或远程系统协作的系统化发展。因此,操作自动分析装置时所需的画面数量增加,结构也日趋复杂。因此,用户为了进行所需的分析、分析结果的确认,需要了解很多的画面、复杂的画面结构。
另外,自动分析装置上所使用的试料的识别信息需要唯一地识别出试料,在大规模的医院等需要数十位的识别信息。相同地,为了识别出试剂的种类、制造批次及包装单位,在分析中所使用的试剂的识别信息也需数十位。并且,如果是大规模的医院,则分析结果也达数百件至数千件。因此,很难逐个目视确认画面上所显示的识别信息。
另外,在以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一部分画面中所准备的检索功能是用户手动输入识别信息的方式,有可能产生转记时因人为失误而误取检测体等重大风险。另外,检索范围也是检索所显示画面内的信息的单纯的方式。
但是,试料、试剂的识别信息是分析的委托、结果、试剂管理、校准、精度管理等多个分支画面中共同使用的信息,并且是分析上重要的关键信息,为了得到相关的全部信息,用户需检索相关的全部画面等,花费大量劳力。特别是,在设想使用环境为检查室时,夜班人员或医生等通常不使用自动分析装置的非熟练用户进行相同的检索时所需的劳力不可计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具有以下功能,机械式地读取粘贴在分析时所使用的试料以及试剂的容器的识别信息,从储存于自动分析装置并显示于各画面的检查信息,横向、自动地检索可查询的检查信息,并显示输出,引导至目标详细画面,从而实现作业效率的改善,人为失误的排除,以及分析效率的提高。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对进行分析的一个或多个分析部进行统一管理的操作部具备条形码读取器或RFID读取器等试料及试剂识别信息读取单元,并具备使其读取粘贴于试料或试剂的容器的识别信息,从而自动地从存储于操作部的检查信息存储单元的检查信息中检索出可查询检查信息,并在操作部的画面上作为检索结果来显示的功能。
而且,还具备用户从显示于画面上的检索结果中选择目标检查信息,从而切换至显示检查信息的详细内容的详细画面的功能、从详细画面返回至检索画面的功能。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4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