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分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5202.6 | 申请日: | 2010-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武月;守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分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分配系统,其利用设置于住宅等的远程抄表装置来对这些住宅等进行供给电力的分配。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远程抄表装置,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远程抄表装置。即,在该装置中,首先通过摄像单元来拍摄已设立的感应型电表的累计量显示部分和旋转圆盘。接着,通过对拍摄到的各画像进行图案识别处理来获取显示在累计量显示部分的累计量以及旋转圆盘所示出的累计量,根据这些获取到的各累计量来监视感应型电表的累计量。并且,通过通信单元将被监视的该感应型电表的累计量发送至检查传感器。
这样,根据这种远程抄表装置,能够通过通信单元来自动检查设置于各住宅的电表的累计量,因此能够容易地获取提供给各住宅的电力的累计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70869号公报
另外,通常,通过这种远程抄表装置获取到的各住宅的电力使用量即耗电量根据每个住宅、每个地区或者季节、时间段等不同而不同。因此,通过获取这些各住宅、各地区的耗电量能够得到与其电力消耗状态有关的各种信息,但是如果要促进电力的有效利用等,则即使配备这种远程抄表装置也不会成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基础。即,存在要高效率地对供给目的地供给电力的需要、要求,但是其结构尚未建立。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形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以下电力供给的电力分配系统,即,根据各电力供给目的地之间的电力的过多与不足来进行电力分配,通过该电力分配能够实现这些供给目的地的电力需要量的自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力分配系统,具备:远程抄表装置,其是针对每个电力的供给目的地设置的抄表装置,分别通过通信单元对各供给目的地所消耗的耗电量以及蓄积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进行远程检查;以及管理服务器,其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对作为由上述远程抄表装置检查得到的信息的耗电量信息和剩余电量信息进行汇总,并且管理对上述各供给目的地的电力供给,其中,上述管理服务器根据与上述汇总得到的耗电量信息和剩余电量信息相应的电量的关系,在上述各供给目的地之间进行电力分配。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将隶属于管理服务器且电力供给被管理的每个电力供给目的地的耗电量和剩余电量通过上述远程抄表装置的通信单元汇总至管理服务器,则在管理服务器中,能够统一管理住宅、工厂、各设施这种每个电力供给目的地的耗电量和剩余电量。并且,如果根据与这样统一管理的各供给目的地的耗电量和剩余电量相应的电量的关系,即各供给目的地的电量的过多与不足的关系来在电力供给目的地之间进行电力分配,则例如通过进行从具有剩余电力的供给目的地向耗电量过大而电力不足的供给目的地的电力分配,来消除这些各供给目的地之间的电力的过多与不足。由此,实现在电力的各供给目的地之间的电力需要量的自足。
另外,上述通信单元也可以是以电力线为媒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作为上述通信单元而采用以对上述各供给目的地提供电力的电力线为媒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则在对上述耗电量、剩余电量进行远程检查方面,不需要另外确保通信路径,能够构建使用了现有布线路径的专用网络。另外,通过这样作为上述通信单元而采用以对上述各供给目的地提供电力的电力线为媒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在由管理服务器对通过该电力线提供给各供给目的地的电力以及通过该电力线进行汇总的耗电量信息和剩余电量信息进行管理方面,这些管理也变得容易。
另外,上述通信单元也可以是以因特网为媒介的网络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作为上述通信单元而采用以因特网为媒介的网络通信,则能够构成通用性高的网络通信,在通过上述远程抄表装置将各供给目的地的耗电量和剩余电量汇总至管理服务器方面,可实现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另外,上述管理服务器也可以根据与上述汇总得到的耗电量信息和剩余电量信息相应的电量的收支平衡来在上述各供给目的地之间进行电力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