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谷物中的真菌控制的协同增效的杀真菌混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5512.8 | 申请日: | 2010-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W.J.欧文;姚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益农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4 | 分类号: | A01N43/64;A61K3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谷物 中的 真菌 控制 协同 增效 混合物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9年10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249479的权益,将这个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参考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增效的杀真菌组合物,其含有(a)式I,II,III,IV或者V的化合物和(b)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杀真菌剂:氟环唑,丙硫菌唑,腈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isopyrazam,bixafen,烟酰胺,咪鲜胺,和百菌清。
背景技术
杀真菌剂是天然或者合成来源的化合物,其用于保护植物不受真菌导致的损害。目前的农业方法严重依赖于使用杀真菌剂。实际上,一些农作物不能在没有使用杀真菌剂的情况下有效地生长。使用杀真菌剂容许种植者增加产量和作物的品质,以及由此增加作物的价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作物价值的增加值为使用杀真菌剂的花费的至少三倍。
但是,没有一种杀真菌剂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有用的,并且重复使用单种杀真菌剂常常导致对该种或者相关的杀真菌剂产生耐药性。因此,正在进行研究来生产更加安全、具有更好的性能、需要较低的剂量、容易使用、和费用较低的杀真菌剂和杀真菌剂的组合。
当两种、或者更多种化合物的活性超过单独使用时化合物的活性时就发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协同增效的组合物,其包括杀真菌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这些协同增效的组合物的方法。该协同增效的组合物能够防止或者治愈,或者防止并治愈子囊菌(Ascomycetes)类真菌导致的疾病和担子菌(Basidiomycetes)类真菌导致的疾病。此外,该协同增效的组合物具有改善的对子囊菌褐锈病和担子菌褐锈病(Ascomycete and Basidiomycetes pathogens)的功效,包括小麦的斑枯病(leaf blotch)和褐锈病(brown rust)。本发明提供协同增效的组合物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增效的杀真菌混合物,其包括杀真菌有效量的(a)式I,II,III,IV或V的化合物,和(b)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杀真菌剂:氟环唑,丙硫菌唑,腈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isopyrazam,bixafen,烟酰胺,咪鲜胺和百菌清。
腈嘧菌酯是(αE)-2-[[6-(2-氰基苯氧基)-4-嘧啶基]氧基]-α-(甲氧基亚甲基)苯乙酸甲酯的通用名。它的杀真菌活性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Fourteenth Edition,2006中。腈嘧菌酯以100至375克/公顷(g/ha)的施用量控制各种病原体。
Bixafen是N-(3′,4′-二氯-5-氟[1,1′-联苯基]-2-基)-3-(二氟代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的通用名。Bixafen控制各种病原体例如小麦壳针孢和锈病。
烟酰胺是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羧酰胺的通用名。它的杀真菌活性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Fifteenth Edition,2009。烟酰胺提供对水果、草皮、谷物、葡萄、花生和土豆上的白粉病,链格孢属菌(Alternaria),葡萄孢属菌(Botrytis),核盘菌属菌种(Sclerotinia),Mycoshpaerella和念珠菌属菌(Monilinia)的控制。
百菌清是四氯-1,3-苯二腈的通用名。它的杀真菌活性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Fifteenth Edition,2009。百菌清控制广泛的各种病原体,施用量为1000至2500g/ha。
氟环唑是rel-1-[[(2R,3S)-3-(2-氯苯基)-2-(4-氟苯基)环氧乙烷基]甲基]-1H-1,2,4-三唑的通用名。它的杀真菌活性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Fourteenth Edition,2006中。氟环唑提供广谱的杀真菌控制,同时具有对于子囊菌,担子菌类(Basidiomycetes)和半知菌类(Deuteromycetes)在谷类和糖用甜菜中导致的疾病的预防和治愈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益农公司,未经陶氏益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