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承载底架的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5834.2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M·霍普夫;T·库斯尼克;R·韦泽;U·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14;F04B53/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承载 底架 压缩机 | ||
1.压缩机,尤其是线性压缩机,具有一承载底架(101),在该承载底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功能部件(103,127),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是一件式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包括相互连接的承载臂(157,159,161,163,165,167,169,171),通过这些承载臂形成用于固定第一功能组件(103)、尤其是泵室的第一固定区(175)和用于固定第二功能组件(127)、尤其是一个或多个电磁体的第二固定区(17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包括相互连接或相互过渡的承载臂(157,159,161,163,165,167,169,171),在这些承载臂上固定所述功能部件(103,12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具有一些设置有加固肋(173)的承载臂(157,159,161,163,165,167,169,171),尤其是纵向加固肋,用于提高这些承载臂(157,159,161,163,165,167,169,171)的稳固性。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空腔(201)的承载臂(157,159,161,163,165,167,169,17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包括相互连接的承载臂(157,159,161,163,165,167,169,171),它们具有一第一承载臂(159)、一第二承载臂(161)和一第三承载臂(157),其中,第一承载臂(159)和第二承载臂(161)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且相对于第三承载臂(157)垂直地延伸,并且,第一承载臂(159)、第二承载臂(161)和第三承载臂(157)设置用于固定功能组件(127),尤其是至少一个电磁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由铸造金属、尤其是铸铝形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具有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电磁体(127)的中心固定区(170)和相对于该中心固定区在侧面布置的、用于固定储能弹簧(109)的固定区(175)。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具有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电磁体(127)的中心固定区(170)和在该中心固定区侧面布置的并用于固定第一储能弹簧(109)的第一固定区(175)以及在该中心固定区(170)侧面布置并用于固定第二储能弹簧(121)的第二固定区(177),第一缸活塞(105)通过第一缸活塞杆(107)与该第一储能弹簧(109)耦合,第二缸活塞(117)通过第二缸活塞杆(119)与该第二储能弹簧(121)固定,并且,至少一个电磁体(127)设置用于交替地作用于第一储能弹簧(109)和第二储能弹簧(121),尤其是借助磁性中间块(133),以驱动第一缸活塞(107)和第二缸活塞(117)。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在中心固定区(170)侧面布置的固定区(175,177)中固定一泵室(103,10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这些泵室(103,105)之间布置有一电磁体(127)。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底架(101)为了减振而支承在立式弹簧(151)上。
13.制冷器具,尤其是家用制冷器具,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压缩机,该压缩机设置用于压缩制冷媒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8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