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部件安装布置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6136.4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P.格劳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TI汽车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20 | 分类号: | B29C49/20;B29C69/00;B60K15/03;B29C49/04;B29C49/22;B29C49/48;B29C49/50;B29C49/6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杨炯 |
地址: | 德国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部件 安装 布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将部件连接到模制物品的方法,包括:
提供模具,所述模具限定成型表面的一部分和通向该成型表面的至少一个工具腔,物品抵靠该成型表面模制;并且提供工具,所述工具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工具腔内且能相对于成型表面从退回位置移动到前移位置,所述工具具有工作表面,所述工作表面至少在工具移动到其前移位置时与形成物品的材料接合,以将部件的凹部与形成物品的材料叠置,以将所述部件相对于物品保持就位;其中,所述模具包括模具凹部,所述模具凹部限定成型表面的一部分,物品抵靠成型表面模制,所述工具腔通向所述模具凹部,所述工具能在所述工具腔内相对于所述模具凹部移动,以将材料移动到所述部件的所述凹部内,以将所述部件相对于物品保持就位;
将部件靠近被模制物品的壁设置;
在所述壁仍至少部分熔融时,使用所述工具将所述部件的凹部与被模制物品的壁的一部分叠置,使得所述部件的至少所述凹部被接收在壁的两部分之间,以将所述部件连接到所述壁;以及
允许被模制物品的壁在所述部件的所述凹部仍由所述壁叠置的情形下冷却,以保持所述部件连接到所述壁;
其中,所述部件包括凹部,且在叠置步骤期间,所述壁的该部分至少部分移动到所述凹部中,以将所述部件连接到所述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部件的凹部与壁的一部分叠置通过将至少一个工具相对于部件移动来完成,使得所述工具接合所述壁的一部分且移动壁的所述部分,直到壁的所述部分叠置所述部件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部件包括凸缘,且壁的该部分围绕凸缘折叠,使得壁的多个部分叠置凸缘的两个相对侧面,且凸缘捕获在壁的所述多个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工具包括至少两个隔开的工具,每个适合于将物品的壁的不同部分相对于部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部件靠近被模制物品的壁设置通过将部件的端表面压靠壁且移动壁的一部分来完成,且在部件的所述端表面压靠壁之后,完成将所述部件的凹部与被模制物品的壁的一部分叠置。
6.一种在部件附连到物品的情况下成型模制物品的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两个限定了成型表面一部分的模具,物品抵靠所述成型表面模制,至少一个模具具有通向所述成型表面的至少一个工具腔;并且提供工具,所述工具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工具腔内且能相对于成型表面从退回位置移动到前移位置,所述工具具有工作表面,所述工作表面至少在工具移动到其前移位置时与形成物品的材料接合,以将部件的凹部与形成物品的材料叠置,以将所述部件相对于物品保持就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具包括模具凹部,所述模具凹部限定成型表面的一部分,物品抵靠成型表面模制,所述工具腔通向所述模具凹部,所述工具能在所述工具腔内相对于所述模具凹部移动,以将材料移动到所述部件的所述凹部内,以将所述部件相对于物品保持就位;
将熔融型坯提供到由至少两个模具限定的模腔中;
在模腔中成型型坯;
切断型坯的至少一部分;
分开模具中的至少两个并且分开已切断型坯的部分以暴露型坯的内部;
将部件靠近型坯的壁设置;
在壁仍至少部分熔融时,使用所述工具将所述部件的凹部与型坯的壁的一部分叠置,使得所述部件的至少所述凹部被捕获在型坯的壁的两部分之间,以将所述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壁;以及
关闭模具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以限定封闭模腔且将型坯的已切断部分再次结合在一起;
其中,通过使用所述工具将部件的表面压靠壁以将型坯的一部分移动到所述模具凹部中,来实现将部件设置成靠近型坯的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允许所述型坯的壁在所述部件的所述凹部仍由所述壁叠置的情形下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工具靠近所述模具凹部设置,且将所述部件的凹部与型坯的壁的一部分叠置通过将工具朝向部件前移以将型坯的壁的一部分围绕部件移动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I汽车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TI汽车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61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