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光灯装置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6622.6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村井利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F21S2/00;F21V5/04;G03B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灯 装置 摄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光灯装置及具备该闪光灯装置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闪光灯装置具备:在玻璃管的外周面上形成反射膜且在前面侧形成由反射膜的非形成区域构成的光透过部的放电管、以及用于将从放电管的光透过部放射的光向被拍摄体等照射对象照射的光学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在照片摄影或动画摄影等中使用的闪光灯装置,广泛普及有具备使放电管所放射出的光向照射对象侧反射的反射伞的闪光灯装置。反射伞为了将从放电管(玻璃管)的中心向四面八方放射的光(从放电管的周向整周放射的光)聚集在照射范围内而需要将开口设定得大,从而制约了闪光灯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并且,在利用反射伞使放电管放射出的光反射的情况下,从放电管向照射对象(前方)侧的相反侧放射出的光被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的玻璃管、反射伞多次反复透射、反射,光量会相应地降低。
并且,还提出有除设置反射伞之外还设置光导等光学构件来提高集光效率的闪光灯装置。这种闪光灯装置将因反射伞的反射而光量降低了的光利用折射率不同的光学构件聚集,因此存在使光量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因此,申请人(发明人)提出了具备在玻璃管的外周面上形成反射膜且在玻璃管的外周面的前面侧形成由反射膜的非形成区域构成的光透过部的放电管的闪光灯装置,来实现闪光灯装置的小型化且防止因光向照射范围外放射而引起的光量降低。
并且,发明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为了使从上述结构的放电管的光透过部放射出的发散光聚集而提高发光效率,放电管的光透过部、光学构件内部的反射曲面、放电管的中心(玻璃管的轴心)的位置关系至关重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625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闪光灯装置具备:放电管,其在圆筒状的玻璃管的外周面上形成反射膜且在玻璃管的外周面的前面侧形成由反射膜的非形成区域构成的光透过部;以及配置在光透过部的前方的光学构件,所述闪光灯装置的特征在于,光学构件具有:第一入射面,其形成为在放电管的光透过部的前方与该光透过部相面对,使从光透过部朝向前方放射出的主光线入射;一对第二入射面,其形成为在与放电管的轴心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且从放电管侧向第一入射面侧延伸,使从放电管的光透过部向斜前方放射出的补充光线入射;一对全反射面,其形成为在与放电管的轴心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在第二入射面的外侧朝向前方延伸,使来自第二入射面的补充光线向前方全反射;射出面,其形成在第一入射面的前方,使主光线和补充光线向外部射出,一对全反射面分别由随着从放电管侧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曲面构成,从各曲面的位于放电管侧的起点延伸而与各曲面相切的两个切线形成为彼此在放电管的中心的后方侧且在玻璃管的外周面的前方侧交叉。
根据上述结构的闪光灯装置,从放电管的光透过部向前方放射出的主光线通过第一入射面及射出面而向前方射出。即,透过了光透过部的主光线相对于闪光灯装置的光轴的角度为零或为小角度,因此即使透过位于光透过部的前方的第一透过部及射出面,也会在不大幅扩展的情况下照射前方侧的照射范围。相对于此,从放电管的光透过部向斜前方发射出的补充光线与主光线相比相对于闪光灯装置的光轴的角度大,因此不向第一入射面入射而向位于第一入射面两侧的第二入射面入射。这样,向各第二入射面入射的补充光线通过第二入射面而被向全反射面上引导。
此时,补充光线因相对于第二入射面的入射而引起的折射,相对于闪光灯装置的光轴的角度变得比从放电管的光透过部放射时大,而被向全反射面引导,在全反射面的反射的作用下改变方向而朝向闪光灯装置的光轴侧。尤其在上述结构的闪光灯装置中,各全反射面由随着从放电管侧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曲面构成,以各曲面的位于放电管侧的起点为切点而与各曲面相切的两个切线形成为彼此在放电管的中心的后方侧且在玻璃管的外周面的前方侧交叉,因此通过第二入射面而被全反射面反射出的补充光线成为反射位置越靠放电管侧(曲面的起点侧)越立起的状态(接近与闪光灯装置的光轴平行的状态)。
从而,上述结构的闪光灯装置能够不使来自放电管的光轻易向照射范围以外射出,而使主光线及补充光线向位于前方的照射范围内有效地射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灯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灯装置的发光部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灯装置的发光部的简要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6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