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散负载碳质粒子的铝箔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7838.4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笃志;星裕之;安藤节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C25D1/04;C25D3/44;C25D15/02;H01G9/016;H01M4/7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负载 质粒 铝箔 | ||
1.铝箔,其特征在于,分散负载碳质粒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的碳质粒子对外部露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特征在于,碳质粒子的尺寸为1nm~100μ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特征在于,铝箔本身的厚度为1~150μ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特征在于,铝箔本身的铝含量为97.0~99.9质量%、S与Cl的合计含量在1.5质量%以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特征在于,碳质粒子的分散负载量为分散负载碳质粒子的铝箔的0.01~3.0质量%。
7.分散负载碳质粒子的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碳质粒子被分散的电镀液的电解法,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分散负载碳质粒子的铝被膜后,把该被膜从基材剥离。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碳质粒子被分散的电镀液,所述电镀液含有(1)二烷基砜、(2)铝卤化物、以及(3)至少一种选自卤化铵、伯胺的卤化氢盐、仲胺的卤化氢盐、叔胺的卤化氢盐、通式:R1R2R3R4N·X(R1~R4为相同或不同的烷基、X为对季铵盐阳离子的反阴离子)表示的季铵盐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含氮化合物。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电镀条件,施加的电流密度为2A/dm2以上。
10.蓄电器件用正极集电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
11.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上负载电极活性物质。
12.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78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电力接收/发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组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