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用器具及电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8191.7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英树;丸尾祐二;鹈沼丰;平塚淳典;坂入幸司;阿久津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远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阿倍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器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用器具及具备该电泳用器具的电泳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9年12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92323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后基因体中,蛋白质体研究盛行,尤其是以结构和功能为对象而对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的解析。这里,“蛋白质体”意味着在特定的细胞、器官、脏器中翻译生产的蛋白质全体。
作为将蛋白质大规模解析的方法,广泛利用了蛋白质的二维电泳法。所有的蛋白质分别具有固有的电荷及分子量,因此通过将生物体中存在的蛋白质混合液按分子量或电荷分离而能够分离出各种蛋白质。尤其由于即使是种类相同且分子量几乎相同的蛋白质也存在因翻译后修饰而电荷不同的蛋白质种,因此按电荷进行分离的话是有用的。并且,二维电泳法还具有能够将更多的蛋白质以高分辨率分离这样的优点。而且,二维电泳还能够在改性剂存在或不存在下对所使用的样品进行,能够将数百种~数千种的蛋白质一次分离。
二维电泳包括将蛋白质按照电荷分离的等电点电泳和将蛋白质按照分子量分离的板凝胶电泳这两个电泳步骤。作为板凝胶电泳,使用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使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电泳(以下称作“SDS-PAGE”)等。
具体而言,在二维电泳中,将蛋白质样品导入第一维凝胶,进行等电点电泳后,取出第一维凝胶而与第二维凝胶连接,进行基于分子量的第二维电泳下的分离。通常,进行等电点电泳的第一维凝胶形成为细长且薄的形状。因此,不仅难以识别凝胶的表背、pH梯度的方向,而且还容易产生翘曲或扭曲,在与第二维凝胶连接时难以减小第一维凝胶与第二维凝胶的间隙。若第一维凝胶与第二维凝胶的间隙变大,则不仅会引起电泳结果的析像度的降低,还存在再现性降低的趋势。而且,第一维凝胶的处理性也差,难以提高将第一维凝胶移动至第二维凝胶而与其连接时的位置精度。
如上所述,二维电泳虽是优越的方法,但工序繁杂且难以获得再现性良好的定量的数据。因此,再现性及定量性取决于作业者的熟练度。尤其在第二维分离使用SDS-PAGE的情况下,在第一维电泳结束后,为了将第一维凝胶中的蛋白质向第二维展开,而需要实施平衡化(SDS化及还原)处理(药液处理)、烃化处理。需要对第一维凝胶实施这样的处理这一点也会因作业者不同而产生偏差。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利用琼脂糖来固定第一维凝胶与第二维凝胶的间隙以提高第一维凝胶与第二维凝胶的接触性的方法。
并且,在专利文献2、3中提出了将第一维凝胶固定于支承体且与第二维凝胶连接以防止细长且薄的第一维凝胶的翘曲或扭曲的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53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2-1151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648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就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各方法而言,都不能说在二维电泳法中获得的数据的析像度、再现性及定量性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用器具及电泳装置,从而能够充分地提高在二维电泳法中获得的数据的析像度、再现性及定量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们通过电泳的模拟发现:为了提高二维电泳法的数据的析像度、再现性及定量性,凝胶的水平方向及铅垂方向的连接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对具体的模拟结果进行说明。
[计算例1]
为了研究样品分离介质111中的与样品含有介质121连接的合适的连接位置,以图42A及图42B所示的电泳装置100为模型,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样品的电泳。需要说明的是,图42A是电泳用器具100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图42B是电泳用器具10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俯视图。
如图42A及图42B所示,在电泳用器具100中,在阴电极201与阳电极202之间配置有厚度1mm的样品分离介质111。样品分离介质111由样品分离部110中的厚度2mm的载置部112与保护部113夹持。保护部113在阴电极201侧变短,样品分离介质111在阴电极201侧露出10mm。将由样品输送部120的支承部122支承的厚度0.4mm、宽度1.2mm的样品含有介质121压紧而连接到该露出的连接部111a。
这里,作为连接时的距离,将从保护部113的端部至样品含有介质121的距离设为X,将从保护部113的下表面至样品分离介质111的上表面的距离设为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8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