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8683.6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须田和良;小山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0;H01M8/1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付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了燃料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搭载了燃料电池的设备,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例如有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便携式电话。非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 便携式电话是所谓的折叠式便携式电话,在搭载了操作按钮的手持侧 的壳体配置有燃料电池、燃料罐和燃料注入口。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arkhorse_loga,“コンセント不要、すぐさま充電 できる燃料電池を内蔵した携帯電話がついに登場(终于出市了内置 有不需要插座能立即充电的燃料电池的便携式电话)”,[online],2009 年10月6日,Gigazine,[2009年12月3日],互联网<URL:http:// gigazine.net/index.php?/news/comments/20091006_fuel_cell_ceatec_japa n_200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另外,如上述文献所述,若在手持侧的壳体形成燃料注入口,则 相应地会导致壳体大型化。
因此,本发明提供搭载燃料电池并且能够在不会导致壳体大型化 的情况下形成燃料注入口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 体;铰链部,连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燃料电池,至少搭 载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任意一者,并且使用液体燃料; 其中,在所述铰链部设置有燃料注入口,所述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所述 液体燃料能够从外部注入所述燃料注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壳体可通过以所述铰链部的旋 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实现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闭,所述燃料注入 口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旋转轴方向的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一步包括:燃料罐,能够储存从所述 燃料注入口注入并且供应给所述燃料电池的所述液体燃料;在所述第 一壳体搭载有显示部,在所述第二壳体有搭载操作部,所述燃料电池 和所述燃料罐搭载于所述第一壳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一步包括搭载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可 执行控制处理的控制基板,在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将所述燃料罐与所 述控制基板相隔开的隔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能够通过 所述铰链部折叠,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后的各闭合面 分别设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并将与正面相反侧的 面分别设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在这种情况下,所 述显示部包括搭载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侧的主显示部和搭载在所述 第一壳体的背面侧的副显示部,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侧,所述燃料 罐和所述副显示部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一步包括连结所述燃料罐与所述燃料 注入口的可伸缩的连结配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形成有排出从所 述燃料电池中产生的热的排热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所述燃料注入口形成有能够与燃料供 应装置的燃料供应口螺纹接合的螺纹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燃料注入口通过卡合外侧注入口部 件和内侧注入口部件而构成,其中,所述外侧注入口部件设置在所述 铰链部的轴向外侧,所述内侧注入口部件较之于所述外侧注入口部件 设置在轴向内侧,在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被夹持在所述外侧注入口部 件与所述内侧注入口部件之间的注入口安装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一步包括可相对于所述燃料注入口拆 装的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铰链部连结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与 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通过所述 铰链部实现折叠,所述燃料注入口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和 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并且小于将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 折叠后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厚度之和。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燃料注入口设置在铰链部,能够做到薄型化, 并且能够增加每个壳体的部件配置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8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