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9495.5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M·尊克;S·A·莱姆克;P·A·萨莫林斯基;S·A·奥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20 | 分类号: | A61F13/20;A61L15/22;A61F13/26;A61F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蔡民军;钟少平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尿失禁 装置 | ||
1.一种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包括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和包覆片,所述包覆片包覆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以形成具有管状轮廓的细长构件;
其中该细长构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布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折叠区域、布置在第一端和第一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二折叠区域、布置在第二端和第一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三折叠区域、位于第一端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端和第三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三部分、以及位于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三折叠区域之间的第四部分;
其中该细长构件处于折叠状态以使得第一部分基本对齐毗邻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基本对齐毗邻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基本对齐毗邻第四部分、以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布置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并毗邻该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以形成具有W型轮廓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在由旋转保持能力测试方法测量时是非吸收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在由弹性测试方法测量时具有60%至90%的弹性压缩以及60%至100%的弹性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是涌流材料,其包括多根热塑性纤维,所述多根热塑性纤维彼此热结合以形成膨松的非织造纤网,其具有至少20克每平方米的基重、在689达因每平方厘米的压力下的80至约120厘米每克纤网的空隙容积、约8000至约15000达西的渗透性、至少95%的孔隙率、每立方厘米有10至25平方厘米的空隙表面积、以及在湿和干状态下至少约60%的压缩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热塑性纤维包括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奥伦、醋酸纤维素或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附加的非吸收性层,其中该附加的非吸收性层邻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的平坦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细长构件具有沿纵向轴的管状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细长构件包括在第一端和在第二端的端封,其中每个端封都基本没有弹性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包覆片上的压纹形式的折叠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包覆片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包覆片是疏水性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毗邻细长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穿孔和毗邻细长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穿孔,其中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W型轮廓折叠的细长构件中基本对齐,第一穿孔距离第一端2mm至20mm,以及第二穿孔距离第二端2mm至2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拉出构件,其中该拉出构件设置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由横向装置压缩测试方法测量时具有100gf至900gf的横向装置压缩。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具有W型轮廓的该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被压缩以形成具有插入端和尾端的压条,其中该压条的湿膨胀特性和干膨胀特性基本相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施放器,其具有插入端和尾端,其中该压条置于施放器中以使得该压条的插入端毗邻施放器的插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94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