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干线电缆的光纤阵列连接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0441.0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P·克莱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小会;王忠忠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发 干线 电缆 光纤 阵列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光纤多股电缆、连接器、适配器以及接线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包括多模式和单模式两者——被普遍地用于包括通信信号和数据信号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信号的传输。通信系统通常在每个方向上通过不同的光纤在收发器(即,能够发射和接收光学信号的设备)之间发射信号。更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光纤将从第一收发器向第二收发器发射信号,并且其他光纤中的一个或多个将从第二收发器向第一收发器发射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光学信号不在不同的方向上沿同一个光纤行进。
这种布置对于永久光学连接的两个收发器设备而言是非常容易组建的,但在实际中,收发器一般通过由光纤、连接器和接线面板组成的大得多的网络来连接。例如,常见的光学系统包括:位于一端的多个收发器;连接于该收发器并且连接于安装在接线面板上的双工适配器的2-光纤接插线;连接于双工适配器的扇出转换设备,该扇出转换设备通过阵列适配器连接于多股光纤干线电缆(通常为每个电缆有12根光纤,并且光纤束可以是条带的形式);第二扇出转换设备,其通过第二阵列适配器连接于光学干线电缆的相对端;以及通过双工适配器并经由2-光纤接插线连接于第二扇出转换设备的相应的收发器。因此,重要的是能够追踪各种设备中的各个光纤以及收发器之间的电缆以确保各个收发器根据需要连接。
为了确保电缆接线部件和信号极性的相互匹配性,已经建立了标准以限定光纤、电缆、适配器以及连接器的布置。例如,一个用于阵列连接器的这种标准——TIA-604-5B——涉及多光纤推式(MPO)光纤连接器的相互匹配性。由TR-42.8委员会缮写的附录号为7的另一个标准——TIA 568-B.3——涉及利用使用阵列连接器和适配器(包括MPO)的系统来保持光纤极性。利用这些方法构建的系统使用一般来说对于这些方法中的一种是部分地或完全地独特的光缆、适配器、转换设备和接插线。
在一些场合下,收发器可以使用干线电缆的少于所有的光纤。例如,收发器可以具有仅仅四个信道,每个信道具有“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通常,两个这种收发器会使用12-光纤干线电缆的任一端的外部四个光纤;即,发射光纤将使用干线电缆的光纤1-4,并且接收光纤将使用干线电缆的光纤9-12。因此,设备将仅仅占用12-光纤干线电缆的12个光纤中的8个,这将导致干线电缆的低效使用。然而,将更多的收发器添加到干线电缆上以使用所有的干线电缆光纤可能使连接方案复杂化。因此,提供使得具有少于12个光纤的多个收发器能够通过可用的12-光纤干线电缆与适当的极性相连的方案和附随设备可能是理想的。
当收发器具有多于6个信道(12个光纤)时,还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一对收发器可以具有12或18个信道。提供使得这种收发器能够使用12-光纤干线电缆的方案和设备也可能是理想的。
发明内容
作为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系统的转换设备,该转换设备适于将干线电缆与多个收发器互连。该转换设备包括: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单个干线端端子,其具有布置成第一排的多个干线端口,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干线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端口;以及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偶数个收发器端口,收发器端口中的每个收发器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被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容纳的光纤的布置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a)第一光纤源自于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于干线端端子中的定位在第一端口的关于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第二端口;或者(b)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其中第一收发器端端子和第二收发器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收发器端口,并且,容纳在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于干线端端子中的具有关于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第二收发器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于该镜像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未经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0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