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0939.7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宾;李键炯;李政周;崔载舜;李胜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疗革新技术有限公司;李相宾;李键炯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 ||
1.一种圆筒泵,包括:
圆筒形的上外壳,上旋转器可旋转地插入所述上外壳;以及圆筒形的下外壳,所述下外壳与所述上外壳啮合,并且与所述上旋转器在旋转中滑动接触的下旋转器可旋转地插入所述下外壳,所述圆筒泵的特征在于:
所述上外壳的内壁和所述上旋转器的下外周以及所述下外壳的内壁和所述旋转器的上外周形成了单个管形圆筒,
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包括分别装配在其上的活塞,所述活塞在端部封闭的管形圆筒里旋转,
所述圆筒具有用来使药液流入的入口管和用来使药液流出的出口管,其中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从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的外周突出,
入口管和出口管放置的方式使得:关于旋转中心的圆心角成为大于一个活塞的圆心角(θ)的一倍并且小于一个活塞的圆心角(θ)的两倍,并且
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连接至一驱动装置,以能够独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之间的一个活塞,使与所述一个活塞的一侧接触的另一个活塞旋转,以便与所述一个活塞的另一侧接触,使得当移动所述一个活塞时,将所述一个活塞置于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和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之间的所述另一个活塞,使与所述另一个活塞的一侧接触的所述一个活塞旋转,以便接触所述另一个活塞,使得当移动所述另一个活塞时,将所述另一个活塞置于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并且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轮流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闭合器被分别地插在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上旋转器之间,所述下外壳和所述下旋转器之间,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之间,以及所述上外壳的外围和所述下外壳的外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的中心部形成一通孔,所述驱动装置的外驱动齿轮和放置在外驱动齿轮的凹处中的内驱动齿轮经过所述通孔,并且在所述上旋转器的中心部同心地重叠形成外驱动齿轮接合孔和内驱动齿轮通孔,所述外驱动齿轮接合孔可与外驱动齿轮接合,所述内驱动齿轮能够通过所述内驱动齿轮通孔,并且在下旋转器的中心部形成内驱动齿轮接合孔,所述内驱动齿轮接合孔可与内驱动齿轮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上的位置保持器,以便抑制这一对活塞的任意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在表面的外轮廓上的上外壳和下外壳相互面对的位置分别形成上轮廓封闭座和下轮廓封闭座,并且在所述上轮廓封闭座和所述下轮廓封闭座之间夹有轮廓闭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廓封闭座和所述下轮廓封闭座中的任意一个均向另一个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出口管排出的药液的流量由圆筒的横截面积和所述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活塞的旋转速度决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主体并且具有装配部,所述圆筒泵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装配部的一侧;
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中,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主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并且连接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进行旋转,其中所述主驱动轴具有装配在其上的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
内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内驱动轴具有啮合所述内电动齿轮的内从动齿轮,以及形成于内驱动轴的轴颈部的端部的内驱动齿轮,以与所述上旋转器啮合;并且
外驱动轴具有轴套部,所述内驱动轴的轴颈部插入所述轴套部,并且所述外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二支架,其中外驱动轴具有装配在其上的对应于内电动齿轮的外从动齿轮,内电动齿轮啮合外电动齿轮,并且外驱动齿轮形成于所述轴套部的端部以啮合下旋转器;并且
其中内驱动齿轮和外驱动齿轮通过装配部而显露;并且
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形成为同样的齿轮,并且具有仅形成在各自外周的一部分上的齿轮齿,其中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以如下方式设置:它们关于主驱动轴有180°的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疗革新技术有限公司;李相宾;李键炯,未经医疗革新技术有限公司;李相宾;李键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09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咖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