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饵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2022.0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E·E-H·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DUEL |
主分类号: | A01K85/00 | 分类号: | A01K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心能够随着球状配重的移动而变化的诱饵。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公知专利文献1那样的诱饵。如图8和图9所示,该以往的诱饵100包括:主体200;配重移动空间300,其沿上述主体200的前后方向延伸,且设在主体200内;钢球500(球状配重),其收容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300内,且能沿配重移动空间300在主体20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磁铁600,其设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300的前部。
该磁铁600的表面暴露出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300的前部侧。因而,移动到配重移动空间300的前部的钢球500借助磁力直接附着于磁铁600的表面。另外,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300的两侧面上分别突出有左右的侧面导轨310、312,此外,在配重移动空间的上表面上向下方突出有上表面导轨314。上述左右的侧面导轨310、312和上表面导轨314由沿着与配重移动空间300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突起部构成。
在投掷了上述诱饵100时,钢球500离开磁铁600,且该钢球500向主体200的后部移动。因此,诱饵100向远方飞去。另一方面,当诱饵100落到水面上时,钢球500向主体200的前部移动,且该钢球500借助磁力附着并保持于磁铁600的表面。由于钢球500被保持于磁铁600,因此诱饵100的前部的变重。当在该状态下拉拽诱饵100时,诱饵100在其后部左右摇摆的状态下游动。
这样,在上述以往的诱饵100中,诱饵100的重心能够随着钢球500在主体200内前后移动而变化。
另外,在上述以往的诱饵100中,钢球500一边与左右的侧面导轨310、312的各顶端面以及上表面导轨314的顶端面接触一边在配重移动空间300内移动。上述各导轨310、312、314具有防止在配重移动空间300内移动的钢球500发生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的功能。此外,上述各导轨310、312、314具有防止被保持于磁铁600的钢球500发生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的功能。另外,上述“横向晃动”是指钢球(配重)以配重移动空间的中心轴线为基准向该中心轴线的左右方向振动,上述“纵向晃动”是指钢球(配重)向该中心轴线的上下方向振动。
然而,只设置上述各导轨,有时不能充分防止附着于磁铁600的钢球500的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当附着于磁铁600的钢球500发生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时,在诱饵100的游动过程中,由于钢球500脱离磁铁600或钢球500发生振动,因此存在诱饵100的游动动作变差的问题。
具体而言,通常,为了设定诱饵的浮力,将各种大小的钢球收容在配重移动空间内(如上所述,钢球是诱饵的配重)。例如在想要获得能更深地下沉的诱饵的情况下,使用大径的钢球,而在想要获得下沉得不太深的诱饵的情况下,使用小径的钢球。
在上述以往的诱饵100中,当在设有能与大径的钢球吻合的各导轨的配重移动空间内收容了小径的钢球的情况下,不能充分防止附着于磁铁的上述小径的钢球的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另一方面,不能在设有能与小径的钢球吻合的各导轨的配重移动空间内收容大径的钢球。即,大径的钢球必须收容在设有突出高度较低的各导轨(相对的导轨的各顶端面之间的间隔较宽的各导轨)的配重移动空间内。另一方面,小径的钢球必须收容在设有突出高度较高的各导轨的配重移动空间内。这样,在以往的诱饵100中,必须个别地形成与钢球500的直径相对应的配重移动空间300。
然而,针对各种大小的钢球形成配重移动空间、即针对各种大小的钢球制造多种主体的做法会导致诱饵的制造成本增大。另一方面,当在设有能与大径的钢球吻合的各导轨的配重移动空间(1个配重移动空间)中收容小径的钢球时,如上所述,不能充分防止附着于磁铁的钢球的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昭63-20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心能够随着球状配重的移动而变化的诱饵,该诱饵能够防止被保持在前部的球状配重发生横向晃动及/或纵向晃动,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诱饵包括:主体;配重移动空间,其沿上述主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且设在主体内;球状配重,其收容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内,且能够沿配重移动空间在主体的前后方向上移动;保持构件,其设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的前侧,且借助磁力保持上述球状配重,在上述配重移动空间的前部与保持构件之间设有分隔壁,上述分隔壁具有自上述配重移动空间侧向上述保持构件侧去而逐渐变薄的倾斜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DUEL,未经株式会社DUEL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2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