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2051.7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博介;中村早苗;栗林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04 | 分类号: | F16K1/04;F16K1/32;F16K15/14;F16K15/18;F16K31/50;F16K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控制装置,通过一根具有阀构件的杆沿轴向的移动,能够控制在一对进出口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日本実开平第04-095180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管线接至气缸等流体压力装置,通过调节被供给至流体压力装置或者从流体压力装置排出的流体的流量,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流体压力装置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装置,该流量控制装置能够被制造成具有更小的尺寸,同时降低构件的数量,并提升装配的简易程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装置,该流量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杆部控制在一对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杆部上具有阀部件,其包含:
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包含接头部、导向部和座部,接头部包含第一进出口并与用于供给或者排出流体的管相连,导向部用于沿轴向导引杆部,阀部件能够安放在座部上;
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设置在第一主的下部,并具有用于供给或者排出流体的第二进出口;
其中,该第一主体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抵靠第二主体的内周表面的止回阀的保持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形成有与第一进出口连通且流体能够从中流过的流道,并且设置在第一主体的外周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与设置在第二主体的端部上的第二连结部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的整体截面图;
图2为展示图1中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一主体的一部分和第二主体的放大截面图;
图3为图1中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沿图2中IV-IV线的截面图;
图5为变化例的流量控制装置的整体截面图;
图6为图1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局部缺省俯视图;
图7为沿图2中VII-VII线的截面图;
图8所示整体截面图展示阀开起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图1所示流量控制装置中的手柄上移,针状阀与座部分开;
图9为沿图8中IX-IX线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的整体截面图;
图11为图10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为沿图10中XII-XII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
如图1~4所示,流量控制装置10包含第一主体14、第二主体18、阀机构20和手柄(操作部)22。所述第一主体14具有供给压力流体的第一进出口12;所述第二主体18具有排出压力流体的第二进出口16,所述第二主体18相对于第一主体14被装配;所述阀机构20用于控制从第一进出口12流向第二进出口16的压力流体(例如压缩空气)的流动状态;所述手柄(操作部件)22以手动的方式通过阀机构20控制压力流体的流量。图1和2显示了阀闭合状态。在该状态被中,构成阀机构20的针状阀(杆部)24阻断第一进出口12和第二进出口16之间的连通。
此外,第一和第二主体14和18,例如,由树脂材料制成。
第一主体14由本体部26构成,本体部26,比方说,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本体部26呈圆柱形,沿轴向(箭头A和B所示方向)延伸预定的长度。连接部(接头部)28与本体部26的一侧相连,在连接部28内部具有所述的第一进出口12。本体部26的外围侧形成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装配部件)30,第一连接部(第一装配部件)30与第二主体18连接。
本体部26由形成在其下端的第一筒部32、与第一筒部32的上部相连且比第一筒部32具有更大直径的第二筒部(导向构件)34、以及与第二筒部34的上部相连且比第二筒部34具有更大直径的第三筒部36构成。此外,在第一至第三筒部32、34和36内部分别形成有第一至第三通孔38、40和42。第一至第三筒部32、34和36形成为其外圆周从第一筒部32至第三筒部36逐级变大。类似地,与第一至第三筒部32、34和36相对应,第一至第三通孔38、40和42的内径也按照第一通孔38、第二通孔40和第三通孔42的顺序逐级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2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