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3068.4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J·M·塞恩特克莱尔;R·P·希金斯;D·C·索雷德;G·A·雷;T·M·安德森;D·A·斯波吉翁;M·D·沃斯;P·F·索约霍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05;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张全信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生物 识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装置,包括:
处理装置;
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耦合;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耦合;
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耦合;以及
红外相机,所述红外相机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耦合,所述处理装置经编程,以利用当源自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相机的信号被从目标朝所述装置反射回时从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接收的机械运动数据以及从所述红外相机接收的热分布数据计算生物识别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装置,还包括多个测距激光器,每个所述测距激光器都经配置以发射可见光束,用于作为所述感测装置的对准装置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装置,还包括可见光相机,所述可见光相机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耦合,所述处理装置经编程,以利用从所述可见光相机接收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对来自所述测距激光器的光束的跟踪,以从由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相机接收的数据中清除与所述感测装置的用户关联的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陀螺仪,所述至少一个陀螺仪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耦合,所述处理装置经编程,以利用从所述陀螺仪接收的数据,从由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相机接收的数据中清除与所述感测装置的用户关联的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装置,其中所述陀螺仪经配置,以输出与所述感测装置的用户操作关联的俯仰角速度和偏转速度,用算法对所述处理装置编程,所述算法使用经感测的角速度数据,从而评估较高频率角度定向误差,并且所述处理装置经编程,以连续调整与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关联的镜子的定位,从而清除与所述感测装置的用户关联的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感测装置,还包括:
多个测距激光器,所述测距激光器每个都经配置以发射可见光束,用于作为所述感测装置的对准装置使用;以及
可见光相机,所述可见光相机与所述处理装置、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所述红外相机通信耦合,所述可见光相机包括与自动聚焦功能关联的透镜,所述处理装置经编程具有自动聚焦功能,所述自动聚焦功能基于使用来自所述测距激光器的可见光束测量的到目标的距离。
7.一种不接触目标而感测与所述目标相关的生物识别参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从感测装置发射的多束可见激光束引导到所述目标上,以提供对准功能;
引起来自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的信号碰撞邻近所述可见激光束的所述目标,所述信号从所述感测装置发出;
在与所述感测装置关联的红外相机处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的红外数据,所述红外数据邻近所述可见激光束;以及
利用通过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感测的与所述目标相关的机械运动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红外相机感测的热分布数据,以计算与所述目标相关的生物识别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上的所述可见激光束之间的距离;以及
使用所确定的距离产生所述目标和所述感测装置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确定的距所述目标的距离聚焦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所述红外相机以及可见光相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精瞄偏转镜稳定激光束,所述激光束由是所述可见激光束的来源的所述激光多普勒速度计传感器和测距激光器的至少一个发射并被其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来自所述感测装置中的陀螺仪的数据,以从所述机械运动数据和所述热分布数据清除所述感测装置的较高频率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来自可见光相机的数据,以从所述机械运动数据和所述热分布数据清除所述感测装置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0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推进式注塑装置中塑化结构
- 下一篇: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