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3573.9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埃尔万·古兰顿;吉勒斯·施米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6;H01R13/648;H01R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法国吉***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接头 | ||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电缆的屏蔽。
电缆包含由诸如铜的导电材料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线,这些导线在通常绝缘的护套内保持在一起。当在一个电缆中有若干导线时,每个导线包裹在其自身相应的绝缘套内。
屏蔽在于防止电磁场与导线发生干扰。为此,导线通常利用导电屏障的帮助与其环境分隔开。电缆的屏蔽可以通过围绕电缆的导线或导线束提供导电包来获得。
一些电连接器用来接收两个或更多个电缆,并且围绕所接收的电缆的端部设置有公共屏蔽件。另一方面,可能每个电缆都设置有其自身的单独屏蔽织物,从而需要一种电缆接头,该电缆接头提供从每个电缆的独立屏蔽织物到连接器的单个公共屏蔽的电连续性和屏蔽连续性,该电缆接头与独立屏蔽织物一起形成了屏蔽组件。
另外,在屏蔽组件中无法避免有一些开口的情况下,有利的是使这些开口尽可能小,能够通过屏蔽的电磁干扰的最大频率和水平取决于这些容许开口的大小。
文献US5,091,604描述了一种电缆接头,该电缆接头包括合并成第三电缆的第一和第二电缆,每个电缆包括其自身的独立屏蔽套,该屏蔽套终止于相应电缆的前端部的起始处,并且其屏蔽织物彼此不直接连接;该电缆接头还包括接头壳体,该接头壳体设置有围绕三个电缆的前端部并且将这三个电缆的屏蔽织物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分支。
使用接头壳体昂贵且麻烦。具体地说,接头壳体由于其形状,特别是当接头壳体被构造成单个部件时制造起来很难。另外,接头壳体需要围绕电缆的大量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种不需要接头壳体的电缆接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泄漏小的屏蔽电缆接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实现且廉价的屏蔽电缆接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需求小的屏蔽电缆接头。
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如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电缆接头。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头的电气系统的三维视图;
图2是图1的电气系统的分解图;
图3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头的电气系统的三维视图;
图4是图3的电缆接头的一部分的三维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头的一部分的三维视图;
图6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头的三维视图;
图7是图6的电缆接头的一部分的三维视图。
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中所示的元件将根据前后轴线XX’取向。
参照图1和图2,电气系统100包括电气部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为具有配对电连接器104的连接器102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头106。
电连接器102包括用于与配对电连接器104配合的前部配合表面108、以及后部电缆接收表面110。
电连接器102包括通过后部表面110敞开的电缆接收空腔112、114。
电连接器102包括围绕所有空腔112、114包裹的连接器屏蔽件116。连接器屏蔽件116为管状并包括从后部表面110的后部凸起118。
电缆接头106包括并排延伸的两个电缆120、122。在图示的示例中,电缆120、122彼此平行,但是它们也可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每个电缆120、122包括单个导线124、126(不过其可以包括更多导线)、其自身的独立屏蔽装置和外绝缘套132、134。屏蔽装置包括围绕导线124、126的屏蔽织物128、130。每个电缆120、122都包括其中绝缘套132、134和独立屏蔽织物128、130被剥除的前端区段136、138,从而导线126、124可见。前端区段136、138被接收在电连接器102的空腔112、114中。
每个电缆120、122包括向后并与前端区段相邻的屏蔽显露区段140、142,在此处绝缘套132、134被剥除,从而显露出独立屏蔽织物128、130。该屏蔽显露区段位于从电连接器102向后的一定距离处。
屏蔽装置有利地包括用于每个电缆120、122的相应的导电套筒144、146,导电套筒144、146在显露区段140、142的水平处安装在屏蔽织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未经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过滤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井工采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