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儿茶素衍生物/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3866.7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建;陈薇;倪润炎;付才力;艺玲·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28 | 分类号: | C07D311/28;C07D317/46;C07D40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新加坡肯特岗***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茶素 衍生物 低聚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来源于低聚原花青素(OPC)的新颖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具体说来,涉及表儿茶素低聚物。这些化合物包含用于催化的多齿配位体及其金属络合物。
背景技术
以下背景技术讨论仅意图帮助理解本发明。应了解,所述讨论并非承认或许可所提及的任何物质为截至本申请案的优先权日期时的常识的一部分。
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不对称有机反应已成为有机化学家和有机金属化学家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智力挑战以及制药工业和农药工业对于用作生物活性剂的对映异构纯/光学纯化合物日益增加的需求还使得此反应成为化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从2001年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就不再登记含外消旋混合物的药物。迫切需要新技术,特别是有益于环境且经济上可行的替代方案来进行不对称有机反应,这些新技术最终不仅将有助于降低高昂的新药价格,而且还会因使工艺“绿色”而产生较少或不产生化学污染。
用天然存在而且便宜的配位体代替昂贵的合成手性配位体将是实现此目标的一个途径。大自然提供无限的光学纯化合物来源作为合成目标、手性拆分试剂、有机催化剂和手性配位体。其中,酒石酸、生物碱、糖和氨基酸已引起最多关注,而且许多“优势”催化剂组分来源于这些化合物(尹T.P.(Yoon,T.P.);雅克布森E.N.(Jacobsen,E.N.).优势手性催化剂(Privileged chiral catalysts).科学(Science)(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C,United States))(2003),299(5613),1691-1693)。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最丰富的植物二次代谢产物之一的低聚原花青素受到的关注极少。为此,低聚原花青素(OPC)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探索。在结构上,OPC与在不对称有机反应中广泛应用的“优势”手性配位体(R或S)-BINAP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伯索德M.I.(Berthod,M.I.);米格纳尼G.(Mignani,G.);勒梅尔M.(Lemaire,M.),化学评论(Chem.Rev.),2005,105,18011836)。然而,BINAP具有光学活性且在合成时涉及许多工艺步骤,而OPC可容易地从生物体获得。鉴于OPC大量存在于农产品和林业废物(例如松树皮、山竹果外壳、可可豆、葡萄籽和高粱麸皮)中,因此OPC是众所周知的可对延迟慢性疾病发作具有健康益处的有效抗氧化剂补充物。
下图说明含表儿茶素作为单体单元的OPC的典型结构。低聚物A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A型4-8键联(n=2-50)。低聚物B为B型4-6键联,而低聚物C为A型4,8键联。B型键联和A型键联可共存于一个低聚物链中。
先前的技术已证明,OPC可在酸存在借助于亲核试剂解聚。已报告利用不同类亲核试剂(例如巯基甲苯、烷基硫醇、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等)以此方式得到的多种解聚产物。这些产物的效用已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证明,特别是其疗效(托里斯J.L(Torres,J.L);洛扎诺C(Lozano,C);朱莉娅L.(Julia,L.);桑切斯-巴埃萨F.J.(Sanchez-Baeza,F.J.);安格拉达J.M.(Anglada,J.M.);森特列斯J.J.(Centelles,J.J.);卡斯坎特M.(Cascante,M.),得自葡萄原花青素的半胱氨酰基-黄烷-3-醇共轭物。抗氧化和抗增生性质(Cysteinyl-flavan-3-ol Conjugates from Grape Procyanidins.Antioxidant and Antiproliferative Properties).生物有机化学与医药化学(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2),10(8),2497-2509;托里斯J.L;洛扎诺C;马厄P.(Maher,P.),儿茶素与半胱氨酸结合产生具有增强的神经保护活性的抗氧化化合物(Conjugation of catechins with cysteine generates antioxidant compounds with enhanced neuroprotective activity).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爱思唯尔(Elsevier))(2005),66(17),2032-20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