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3877.5 | 申请日: | 201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大村哲生;吉松昭夫;葭原泰司;武田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23/10 | 分类号: | F02B23/10;F02B23/00;F02B23/08;F02F3/00;F02F3/14;F02F3/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活塞。
背景技术
过去,例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那样,已知有在相对于进气气流位于侧方的活塞顶面的区域中设置非绝热区域,在其以外的区域设置绝热区域的内燃机的活塞。通过设置绝热区域,可以谋求降低冷却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1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1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036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04138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0629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的内燃机中,在进气行程中,强的气流(进气气流)碰撞活塞顶面。由于在强的气流碰撞的区域热传导率变高,所以,进气气体被活塞顶面加热。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活塞中,在强的气流碰撞的区域设置有绝热区域,冷却损失减少,反过来,绝热区域的温度变成高温。因此,由活塞顶面产生的进气气体的加热量变大。由于如果进气气体的加热量变大,则压缩端的进气气体温度变高,所以,担心发生爆震。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活塞,在所述内燃机中,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可以谋求兼顾爆震的抑制和冷却损失的降低。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个发明,是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的内燃机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的活塞包括:
非绝热区域,所述非绝热区域是在进气行程中与所述翻转流接触的活塞顶面上的区域,且不具有绝热层,
绝热区域,所述绝热区域是所述非绝热区域以外的所述活塞顶面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且具有绝热层。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二个发明,是一种内燃机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的活塞包括:
非绝热区域,所述非绝热区域包括活塞顶面的中央部且跨越该活塞顶面的进气侧和排气侧地设置成带状,且不具有绝热层,
绝热区域,所述绝热区域设置在位于所述非绝热区域的侧方的所述活塞顶面,且具有绝热层。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三个发明,是一种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的内燃机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的活塞包括:
非绝热区域,所述非绝热区域设置在活塞的顶面上,至少包括在进气行程中所述翻转流接触的翻转流接触区域,且不具有绝热层,
绝热构件,所述绝热构件设置在所述翻转流接触区域的周边部的活塞内部。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四个发明,是一种内燃机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的活塞包括:
非绝热区域,所述非绝热区域设置在至少包括活塞顶面的中央部的该活塞顶面上,且不具有绝热层,
绝热构件,所述绝热构件在位于活塞销座的上部的活塞内部,与该活塞销座的轴向方向垂直并且与所述活塞顶面平行地设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及第二个发明,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的情况下,可以使翻转流接触的区域以外的活塞顶面的区域为绝热区域。通过设置绝热区域,降低从燃烧气体向活塞的受热量,可以谋求降低冷却损失。另外,根据第一及第二个发明,可以将翻转流接触的活塞顶面的区域作为非绝热区域。在非绝热区域,与绝热区域相比,活塞顶面的温度降低。在翻转流接触的区域,热传导率变高,但是,由于通过形成有非绝热区域,温度降低,所以,可以降低由活塞顶面造成的进气气体的加热量。其结果是,压缩端的进气气体的温度被降低,可以抑制爆震。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的内燃机中,可以兼顾爆震的抑制和冷却损失的降低。
根据第三及第四个发明,在气缸内形成翻转流的情况下,可以将翻转流接触的区域的温度保持在低的状态。下面,进行具体的说明。翻转流接触的活塞顶面的区域,热传导率高。因此,热从活塞向进气气体移动,该区域的温度降低。这时,热从处于高温的活塞的其它区域向温度降低的该区域移动,以保持平衡。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借助设置在活塞内部的绝热构件遮挡该热的移动。因此,可以将翻转流接触的区域的温度保持在低的状态,可以降低由活塞顶面造成的进气气体的加热量。因此,根据本发明,压缩端的进气气体的温度降低,可以抑制爆震。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活塞16的顶面35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