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疾病的预防改善剂、持久力提高剂、抗疲劳剂、以及使用它们的药品和饮食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64061.4 申请日: 2010-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2917715A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户田顺博;日高康博;石川正明;菅野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 TFK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61K35/74 分类号: A61K35/74;A23L1/30;A61P3/02;A61P29/00;A61P37/06;A61P37/08;C12N1/20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疾病 预防 改善 持久力 提高 疲劳 以及 使用 它们 药品 饮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的预防改善剂、持久力提高剂、抗疲劳剂、以及使用了它们的药品和饮食品。

背景技术

已知,对于生物体的恒常性而言,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网络的平衡较为重要。并且,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癌症、感染症等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该网络平衡的紊乱。另外,疲劳包括各种类型,大至伴随恶性肿瘤、感染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等重大疾病的疲劳,小至日常生活中来源于精神、肉体的压力的通常的疲劳。

以往,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的预防改善剂、持久力提高剂以及抗疲劳剂大多在具有效果的同时具有副作用,因此难以长期使用。因此,着眼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兼顾,报告有例如利用了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sis)的预防改善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报告有为了改善非健康者的健康状态而利用由红色光合细菌和乳酸菌的混合培养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健康食品(参照专利文献2)。该健康食品的效能和安全性优异,但期望进一步提高性能的预防改善剂、持久力改善剂和抗疲劳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11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01/6097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有用且安全性高的预防改善剂、持久力提高剂和抗疲劳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预防改善剂的特征在于,其为选自由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疾病的预防改善剂,其含有红色非硫细菌和前述红色非硫细菌的培养物中的至少一者,前述红色非硫细菌含有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

本发明的持久力提高剂和抗疲劳剂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红色非硫细菌和前述红色非硫细菌的培养物中的至少一者,前述红色非硫细菌含有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

发明的效果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人反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发现了具有如下活性的新型红色非硫细菌,所述活性为:溃疡的抑制活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抑制、粘膜上皮肿大的抑制、上皮再生、血清中IgE量及组胺量的降低、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Th1/Th2不平衡的改善、过敏性反应的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抑制、持久力提高、抗疲劳等的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红色非硫细菌对于选自由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持久力提高以及抗疲劳有用。另外,本发明的红色非硫细菌的安全性高,因此可在患病前以预防为目的进行投与,并且可以长时间投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的结肠组织切片的病理组织照片。图1的(A)为实施例2的病理组织照片(倍率32倍),图1的(B)为实施例2的病理组织照片(倍率80倍)。

图2为比较例1中的结肠组织切片的病理组织照片。图2的(A)为比较例1的病理组织照片(倍率32倍),图2的(B)为比较例1的病理组织照片(倍率80倍)。

图3为比较例2中的结肠组织切片的病理组织照片。图3的(A)为比较例2的病理组织照片(倍率32倍),图3的(B)为比较例2的病理组织照片(倍率80倍)。

图4为表示实施例8、比较例8-1及比较例8-2中的浮肿体积的平均值的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9、比较例9-1及比较例9-2中的浮肿体积的平均值的图。

图6为实施例9、比较例9-1及比较例9-2中的后肢的软X射线照片。

图7为表示实施例10、比较例10-1及比较例10-2中的血清中组胺量的平均值的图。

图8为表示实施例11中的悬垂法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9为表示实施例12中的悬垂法的测定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FK株式会社,未经TF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4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