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电池附接到机动车辆底盘上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4283.6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D·巴博伊;F·茹斯;S·雷诺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S5/06;B60K1/04;F16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于静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接到 机动车辆 底盘 装置 | ||
1.一种用于将可拆卸的电池(6)固定到机动车辆(100)的底盘(2)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被设计成有待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一个第一直角回转固定器具(4)以及被设计成有待紧固到该电池上的一个第二直角回转固定器具(8,9),该第一和第二直角回转固定器具被设计成进行相互作用以便将该电池固定到该机动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器具包括被设计成有待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一个转轴(4),所述转轴包括多个扁平部分和/或多个槽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器具包括一个力吸收器具(70)。
3.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器具包括一个锁定元件(9),该锁定元件被设计成有待进行安装以便能够相对于该电池而转动并且被设计成与该第一固定器具相互作用。
4.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包括一个狭长的例如矩形或椭圆形的开口(14)。
5.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被安装成以便能够在一个被设计成有待紧固到该电池上的钟形元件(8)上转动。
6.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器具和/或该第二固定器具包括一个弹性器具(5),该弹性器具被设计成施加一个力从而将该第一固定器具和第二固定器具和/或该底盘和该电池返回到一个相对的休止位置。
7.一种机动车辆的底盘(2),包括一个第一直角回转固定器具(4),该第一直角回转固定器具被设计成与提供在电池上的一个第二直角回转固定器具(8,9)相互作用以便将该电池固定到该机动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器具包括被设计成有待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一个转轴(4),所述转轴包括多个扁平部分和/或多个槽口。
8.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器具包括一个弹性器具(5),该弹性器具被设计成施加一个力从而将该第一固定器具和第二固定器具和/或该底盘和该电池返回到一个相对的休止位置。
9.一种用于对驱动机动车辆的电动机供以动力的电池(6),该电池包括被设计成与一个第一直角回转固定器具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第二直角回转固定器具(8,9),以便将该电池固定到该机动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角回转固定器具(8,9)包括一个锁定元件(9),该锁定元件包括一个狭长开口(14)并且该锁定元件被设计成有待进行安装以便能够相对于该电池而转动。
10.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被安装成以便能够在紧固到该电池上的一个钟形元件(8)上转动。
11.如权利要求9和10之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器具包括一个弹性器具,该弹性器具被设计成施加一个力从而将该第一固定器具和第二固定器具和/或该底盘和该电池返回到一个相对的休止位置。
12.一种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辆(100)的底盘(2)上拆卸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对该电池以及该底盘提供了一个被插入它们之间并施加返回力的弹性元件(5)以及锁定元件(9),该锁定元件在该电池相对于该底盘的一个位置中使该电池在该返回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该底盘的运动不能发生,在该位置中该弹性器具发生变形,
施加一个使该电池与该底盘更加靠近的力,该靠近力使该弹性器具发生变形并且该弹性器具施加一个与该靠近力相反的返回力,
通过至少基本上四分之一圈的转动来移动该锁定元件(9)。
13.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该电池与该底盘更加靠近的靠近力是通过一个与该底盘处于机械连接的工具的一个元件(12)来吸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股份公司,未经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42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