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丝及导管组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5442.4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智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丝及具有该导丝的导管组装体。
背景技术
公知有用于插入血管等的生物体管腔内并通过超声波对该管腔内进行诊断的导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导管包括:具有腔管(lumen)的导管主体;管状的导丝穿插部,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前端部,供导丝贯穿插入;轴,插入导管主体的腔管中,并在前端部具有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振动部。该导管在将导丝插入到导丝穿插部中的状态下使插入到导管主体的腔管内的轴绕着其轴旋转,并向基端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获得血管壁的超声波图像。
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导管,根据不同的手法,还可以取代具有超声波振动部的轴,将通过发射光并接收该光的反射光而能够对血管壁进行摄像的轴,插入到导管主体内来进行使用。
并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导管中,插入到导丝穿插部的导丝是以往就已存在的具有金属制的芯线的导丝,因此,如图10所示,在上述光学地进行图像获取的情况下,光被导丝遮断,导致图像中产生由该导丝引起的阴影、即所谓“背面阴影(back shadow)”。因此,在图像的产生了背面阴影的部分成为死角而无法拍摄血管壁,当例如在该未拍摄到的部分中存在病变部的情况下,可能难以辨认该病变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42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丝及导管组装体,在拍摄生物体管腔内的图像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该图像中产生由导丝所引起的背面阴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丝,包括具有挠性的长尺寸的丝主体,其中,
所述丝主体在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光透射部,
所述光透射部具有光透射性,使得在将光从侧方的一个方向照射时,使该光经由所述丝主体的中心轴能够透射到相反侧。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光透射部配置在所述丝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途。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光透射部的一部分由管状体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丝主体具有:第一丝,所述一部分连接在管状体的前端部上且具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芯材;和第二丝,所述一部分连接在管状体的基端部上且具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芯材。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丝及所述第二丝分别在插入到所述管状体中的部分具有外径扩大的扩径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该导丝在贯穿插入到导管的穿插部中的状态下使用,所述导管具有:导管主体,由管构成,且其管壁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窗部,并供具有摄像机构的、长尺寸的医疗用具插入,其中,所述摄像机构经由该窗部照射光信号而对目标位置进行拍摄;和管状的所述穿插部,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部,并供所述导丝贯穿插入,
所述光透射部至少使所述光信号透过,
所述丝主体具有定位用标示部,该定位用标示部在进行与所述医疗用具的定位时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辨认。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用标示部位于所述光透射部的前端侧附近。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丝主体在其前端部具有柔软部,所述光透射部与该柔软部相比位于基端侧。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光透射部位于从所述丝主体的前端起的5~200mm的区域内。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光透射部的长度为100mm以上。
此外,在本发明的导丝中,优选的是,所述光透射部由使近红外光透过的树脂材料构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具有:
本发明的导丝;
导管,包括:由管构成且其管壁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窗部的导管主体;和设置在该导管主体的前端部并供所述导丝贯穿插入的管状的穿插部,
所述导管具有摄像机构,该摄像机构在所述导丝贯穿插入到所述穿插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窗部照射光信号而拍摄目标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2是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导管组装体的使用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3是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导管组装体的使用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是顺序示出图4所示的导丝的制造方法的纵剖视图。
图6是顺序示出图4所示的导丝的制造方法的纵剖视图。
图7是顺序示出图4所示的导丝的制造方法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5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追踪直印装置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层状复合型吸塑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