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用处理器具、治疗用处理装置及治疗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5455.1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篠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8/00 | 分类号: | A61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用处 器具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生物体组织进行治疗/处理的治疗用处理器具、治疗用处理装置及治疗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有生物体组织通过(1)使作为接合对象的生物体组织彼此相接触、(2)使对象组织的蛋白质改性、(3)去除存在于对象组织之间的水分而能够相接合。这是利用了用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极性基团的极性的结合,即利用了所谓的氢结合的接合。例如在美国专利第6626901号说明书中存在这种记载。
另外,使蛋白质改性是指改变作为蛋白质的特征之一的立体构造,即,为了形成上述立体构造而使具有一定的规则性来相结合的极性基团彼此的结合离解。利用使极性基团彼此的结合离解而成为自由的极性基团能够促进其与存在于相邻的蛋白质中的极性基团之间的新的结合,能够引起蛋白质彼此的结合、即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
为了引起该现象,在医疗用处理器具中,利用高频、热量、超声波、激光等各种能量。通过利用这些能量,谋求提高接合对象组织的温度,同时进行蛋白质的改性与存在于对象组织之间的水分(H2O)的去除。由此,实现组织的接合。当前作为血管密封装置而实际应用的能量装置也利用了本现象。
在此,说明由去除水分(H2O)带来的效果。一般公知水分子H2O具有较强的极性。都知道因该较强的极性而容易与具有极性的极性基团相结合。该结合在水分子H2O彼此的分子之间也成立,由此,会引起水分子H2O特有的现象。例如相对于氦的蒸发热量为0.0845kJ/mol,水分子H2O的蒸发热量为40.8kJ/mol(9.74666kcal/mol),表示出较高的值。众所周知,这种较高的值因在水分子H2O之间进行氢结合而成。如上所述,水分子H2O由于该较强的极性而容易与具有极性基团的分子相结合。即,也容易与具有极性基团的蛋白质相结合。这在存在水分子H2O的情况下难以进行组织的接合。
在当前的治疗装置中,组织接合需要能量的理由无非是为了去除该水分子H2O。在组织接合中,去除存在于所接合的组织之间的水分子H2O可以说是为了达到稳定且牢固的接合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生物体中存在有许多水分是不言自明的事实。虽然存在于各个组织内的水分也消失,但是在组织外、脏器外也存在各种消化液、润滑液或在处理时添加的生理盐水等许多水分。
存在于这些组织的内侧及外侧的水分无疑也存在于完成了接合的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部的组织周边。存在于接合部的周边的水分子H2O如上所述那样具有较强的极性,容易与存在于周围的极性基团相结合。该情况即使是与其他的极性基团完成了一次结合的极性基团也不例外。使已经完成的结合离解且使水分子H2O自身结合于此。因此,蛋白质彼此的结合离解,若以微观观察,则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水分进入生物体组织彼此的接合部、长时间维持生物体组织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即能够良好地维持接合部的强度的治疗用处理器具、治疗用处理装置及治疗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用处理器具,其用于对生物体组织进行接合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用处理器具包括:至少一对保持构件,其用于保持生物体组织;能量输出部,其设置在上述一对保持构件的至少一者上,并且与能量源相连接,并用于向利用上述一对保持构件保持的生物体组织供给能量来接合生物体组织之间而形成接合部;以及接合覆盖部,其用于在对生物体组织施加能量进行接合时或接合之后、利用用于防止水分渗入的物质从生物体组织的接合部附近覆盖接合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理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理系统的概略框图。
图3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理系统的双极型的能量处理器具的闭合的处理部及柄线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张开的处理部及柄线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4A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处理部的第1保持构件,是从图4B及图4C的箭头4A方向看到的概略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5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