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5991.1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宏;小林英树;藤田真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A47C7/50;B60N2/20;B60N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脚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搁脚板(footrest)系统。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将前座座椅靠背向座垫侧放倒到大致水平位置的状态下,将前座座椅靠背的背面用于放置脚的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324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考虑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的情况,就坐于后座座椅的乘员在将脚放置于前座座椅靠背的背面时无法踏稳。另外,负重会集中于乘员的脚踝而使其感到不舒适,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行驶过程中使用搁脚板部时,就坐于后座座椅的乘员能够踏稳,可抑制负重集中于乘员的脚踝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具有:后座侧座椅,其被配置于车厢后方侧;前座侧座椅,其被配置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车厢前方侧,并具备在乘员能够就坐的座垫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立设的座椅靠背;倾倒单元,其将所述座椅靠背保持为相对所述座垫向车辆前方侧倾倒到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的脚掌角度的状态;以及搁脚板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用于放置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的脚。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具有在利用所述倾倒单元使所述座椅靠背向车辆前方侧倾倒的状态下,使所述座椅靠背相对车身地板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单元。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或者第2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搁脚板部中具有负重承受部,该负重承受部对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的脚踝进行支承。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4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至第3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倾倒单元具备通过电动使所述座椅靠背动作的驱动部,该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具有:操作部,其被设置在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能够操作的位置,使所述倾倒单元动作;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来控制所述倾倒单元的动作。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5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至第4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搁脚板部中设有罩部件,该罩部件被支承为能够从覆盖所述搁脚板部的闭合状态向车辆后方侧开放。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6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至第5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搁脚板部中设有凹部,在该凹部中插入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的脚。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7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6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搁脚板部被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的凹状部支承为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该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具备可动部,该可动部在利用所述倾倒单元使所述座椅靠背向车辆前方侧倾倒的状态下,使所述搁脚板部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来形成所述凹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8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7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可动部是通过乘员的按压力来移动的构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9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7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可动部是与利用所述倾倒单元使所述座椅靠背向车辆前方侧倾倒的动作联动地移动的构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0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7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所述可动部是与使被设置于所述搁脚板部的罩部件从覆盖所述搁脚板部的闭合状态向车辆后方侧开放的动作联动地移动的构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1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5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在所述搁脚板部以及所述罩部件的至少一方设有用于对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的脚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2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至第11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在所述搁脚板部中设有用于对就坐于所述后座侧座椅的乘员的脚掌进行按摩的按摩单元。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3方式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基于第1方式至第12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车辆用搁脚板系统提出,设有以所述座椅靠背在车辆下方侧的端部为转动中心,使所述座椅靠背的车辆上方侧的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摆动的摆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5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