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接入端口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7237.1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舒兹;让马克·格安特;艾德里安·埃德尔斯;汉斯·梅塞尔里;克里斯托弗·斯蒂艾格;菲利克斯·弗雷;鲁道夫·豪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灰+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02 | 分类号: | A61M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经志强;王莹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接入 端口 | ||
1.一种用于移除流体和/或向患者返回流体的可植入接入端口(1),该可植入接入端口(1)包括:
内导管(3),其适于在其近端被连接到所述接入端口(1)并且在其远端被连接到患者的血管结构;
外导管(5),其适于在其近端被连接到所述接入端口(1)并且在其远端被连接到体外装置;以及
经皮连接构件(2),其被设置为固定在患者的组织内并且包括第一阀系统(7),所述第一阀系统(7)是可操作的从而处于打开或闭合配置中进而建立或阻断进出所述内导管(3)的流体传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2)还包括第二阀系统(8),其适于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阀系统(7)并且是可操作的从而处于打开或闭合配置中进而建立或阻断进出所述外导管(5)的流体传递,从而当所述第一和第二阀系统(7、8)被连接并且处于所述打开配置中时,在内导管和外导管(3、5)之间建立流体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第一阀系统(7)包括弹性阀导管(33、70、71)以及夹持装置(72),所述夹持装置(72)适于在所述弹性阀导管(3、70、71)上施加压力从而将其压塌并且将第一阀系统(7)设置为处于闭合配置中,以及释放所述压力以允许所述弹性阀导管(3、70、71)打开并将所述第一阀系统(7)设置为处于打开配置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阀导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通道(70、7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内导管(3)的近端被连接到所述第二阀系统(8)并且所述弹性阀导管包括所述内导管(3)的近端部(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近端部(33)比所述内导管(3)的其余部分更具弹性。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夹持装置是柱塞(72、72'),其被设置为可基本垂直于所述阀导管(33、70、71)而移动。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夹持装置是可旋转的凸轮(720),其被设置为当所述第一阀系统(7)处于闭合配置时在所述凸轮可以压塌所述阀导管(33、70、71)的位置中旋转,以及当所述第一阀系统(7)处于打开配置中时在所述阀导管(33、70、71)可以打开的另一位置中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第一阀系统(7)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地设置在内核(73)中的通道(70、7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内核(73)可以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70、71)与所述内导管(3)进行流体传递的位置中旋转,将所述第一阀系统(7)设置在所述打开配置中,以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70、71)与所述内导管(3)之间的流体传递被阻断的另一位置中旋转,将所述第一阀系统(7)设置在所述闭合配置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第一阀系统(7)还包括阀壳体(75),所述阀壳体(75)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连接构件(2)上并且所述内核(73)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阀壳体(75)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内核(73)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孔(701),每一个侧孔基本上垂直于并且横穿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70、71)中的每一通道而延伸,并且每一个侧孔包括具有横向通道703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侧孔701中的塞子702,从而,当所述第一阀系统(7)处于打开配置中时,所述塞子(702)旋转到通道(703)与所述通道(70、71)中的一个通道对齐的位置,进而建立与所述内导管(3)的流体传递,并且当所述第一阀系统(7)处于闭合配置时,所述塞子(702)旋转到所述通道(703)与所述阀导管(70、71)间的流体传递被阻断的另一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入端口(1),其中,所述第一阀系统(7)还包括被设置为连接到所述内导管(3)的连接构件(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灰+金属有限公司,未经灰+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2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