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内喷射式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7791.X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森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34 | 分类号: | F02D41/34;F02D13/02;F02D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喷射式 内燃机 | ||
1.一种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包括:
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对流入内燃机的进气进行增压;
燃料喷射阀,所述燃料喷射阀向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
气门控制机构,所述气门控制机构,在排气行程中,在打开了排气门和进气门之后,在比进气上止点提前的正时,关闭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门,在进气行程中,在比所述进气上止点滞后的正时,打开所述进气门;和
喷射控制机构,在从所述进气上止点到所述滞后的正时的期间,使所述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在所述提前的正时的体积和在所述滞后的正时的体积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稀燃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火花塞,所述火花塞配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和
层状燃料分布形成机构,所述层状燃料分布形成机构使进气沿着形成所述燃烧室的气缸的内周流入,使燃料层分布在所述气缸的中央部,使空气层分布在所述气缸的内周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进气上止点到所述滞后的正时的期间,所述喷射控制机构分多次使所述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控制机构还包括:
可变气门机构,所述可变气门机构能够相对地改变所述进气门的关闭正时和所述排气门的关闭正时;和
低负荷时气门控制机构,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区域为低负荷区域的情况下,所述低负荷时气门控制机构通过所述可变气门机构将在所述排气行程中的所述进气门的关闭正时控制成比所述排气门的关闭正时早的正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控制机构还包括:
低负荷时喷射控制机构,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区域为所述低负荷区域的情况下,所述低负荷时喷射控制机构,在从所述提前的正时到所述滞后的正时的期间分多次使所述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至少在从所述提前的正时到所述进气上止点的期间喷射第一次的燃料。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直接喷射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器是涡轮增压器,
所述直接喷射式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排气门及第二排气门,所述第一排气门及第二排气门构成所述排气门;
第一排气口,通过打开所述第一排气门,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第二排气口,通过打开所述第二排气门,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和
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下游,
所述气门控制机构,在所述排气行程中,在开闭了所述第一排气门之后,打开所述进气门和所述第二排气门,在关闭了所述第二排气门之后,在比进气上止点提前的正时,关闭所述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中,在比进气上止点滞后的正时,打开所述进气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7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