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万向节特别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具有过渡区域的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8727.3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J.韦特;M.戴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84 | 分类号: | F16D3/84;F16J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谭祐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万向节 特别是 等速 具有 过渡 区域 | ||
1. 一种用于万向节特别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罩(10),具有第一附接区域(12)和褶皱区域(16)以及过渡区域(24),所述褶皱区域(16)具有带峰部(20)和根部(22)的多个褶皱(18),所述过渡区域(24)与最靠近所述第一附接区域(12)布置的最后褶皱(18.1)相邻,所述过渡区域(24)包括在所述最后褶皱(18.1)与过渡部分(50)之间的连接根部(52),其中所述过渡部分(5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附接区域(12)倾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分(50)在沿着所述罩(10)的主轴线(26)的方向的剖视图中具有凸起或基本上平面的形状。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所述连接根部(52)的内表面(53)和所述第一附接区域(12)的与所述过渡区域(50)相邻的内端(46)的直线(58)与由所述第一附接区域(12)的内表面(44)限定的直线(56)之间限定角度φ,角度φ在约0度至约+60度的范围。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连接根部(52)以角度α扭转,所述角度α限定在经过连接根部(24)的直线(62)与罩(10)的所述主轴线(26)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连接根部(52)和所述根部(22)的角度α从所述罩(10)的所述第一附接区域(12)朝向第二附接区域(14)增大。
6. 一种用于万向节特别是等速万向节的罩(10),具有带多个褶皱(18)的褶皱区域(16),其中在以大于35度的接合角度γ铰接下,在所述褶皱(18)被折叠的内部区域(80)上,所有褶皱(18)被堆积为叠组(8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组(82)中的所有褶皱(18)的侧部(28、29)基本上彼此相邻。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该罩包括与最靠近第一附接区域(12)布置的最后褶皱(18.1)相邻的过渡区域(24),所述过渡区域(24)包括过渡部分(50),其中所述过渡部分(50)的外表面(5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最后褶皱(18.1)的第一侧部(28.1)的外表面(6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分(50)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最后褶皱(18.1)的所述第一侧部(28.1)基本上平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24)为所述叠组(82)的一部分。
11. 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褶皱(18.1)的至少所述第一侧部(28.1)和所述过渡区域(24)的所述过渡部分(50)与能够供所述罩(10)布置的轴(92)的主轴线(94)基本上平行地定向。
12. 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褶皱(18.1)的最后根部(22.1)的内表面(61)和/或连接根部(52)的内表面(53)与能够供所述罩(10)布置的万向节壳(90)接触。
13. 一种系统(10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罩(10)、轴(92)和万向节壳(90),所述罩(10)被顶锻安装在所述轴(92)和所述万向节壳(90)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100)的未铰接条件下所述轴(92)的所述主轴线(94)与由最靠近所述第一附接区域(12)的所述最后褶皱(18.1)的峰部(20)限定的峰部直线(64)之间限定角度β,角度β在约10度至约60度的范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域(16)的另外的褶皱(18)的角度β大于所述最后褶皱(18.1)的角度β。
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在等速万向节中的使用。
17.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在等速万向节中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87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