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多速变速箱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9045.4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7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伯特·缪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斯贝格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6H6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刘成春 |
地址: | 挪威孔*** | 国省代码: | 挪威;NO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变速箱 伺服 辅助 驱动 系统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多速变速箱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包含电缆(14)的电缆连接(10);伺服缸(30);活塞(32);活塞杆(34);控制阀(60);所述活塞(32)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伺服缸的内部并将所述内部分隔为内腔室(36)和外腔室(38);所述活塞杆(34)连接至所述活塞且穿过所述外腔室延伸至所述伺服缸的外部;所述控制阀(60)被连接至压力流体源;所述电缆的一端可被连接至变速杆(2)并且其另一端被连接至所述控制阀(60),以控制控制阀(60),从而可选择地向所述伺服缸提供加压流体;所述活塞杆(34)设置有适于安装至车辆结构的固定部件(4)上的第一安装装置(40),从而阻止活塞杆(34)沿其纵轴相对于所述车辆结构的固定部件的运动,进而固定所述活塞杆(34);所述伺服缸设置有适于将所述伺服缸连接至车辆变速箱的控制杆(6)从而移动所述控制杆(6)的第二安装装置(5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延伸穿过中心通孔(35),所述中心通孔纵向穿过所述活塞杆和活塞并进入所述伺服缸的内腔室(36),在所述内腔室中,所述电缆连接至驱动臂(2),所述驱动臂(2)适于将电缆(14)的纵向运动传递给控制阀从而驱动所述控制阀;其中所述电缆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通孔中,并且设置密封装置以密封容纳有电缆的通孔(35),从而防止压力流体从伺服缸泄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60)与所述伺服缸(30)和所述电缆连接(10)集成为单个预安装单元。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曲柄(97),所述曲柄的其中一个端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装置(50)并且所述曲柄的相对端部被固定连接至所述变速箱的控制杆(6),使得通过驱动所述伺服缸(30)而促使所述控制杆(6)的旋转运动,由此进行换挡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装置(40)适于在被安装至所述车辆结构的固定部件(4)上时允许所述活塞杆(34)的旋转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允许旋转运动的所述第一安装装置(40)包括供活塞杆(34)和容纳在所述活塞杆(34)中的电缆延伸通过的滚珠轴承元件(44),所述滚珠轴承元件(40)搁置在具有与所述滚珠轴承元件互补的内部形状并且部分地围绕并由此夹持所述滚珠轴承元件(44)的外壳(42)中,所述外壳(42)直接地或者通过中间安装元件被安装在所述车辆结构的固定部件(4)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62)从所述伺服缸(30)的内腔室(36)延伸,在所述内腔室(36)中,所述驱动臂(62)穿过所述伺服缸中的开口而连接至所述电缆(14,18)并且进一步延伸至所述控制阀的内部;所述驱动臂(6)搁置在所述伺服缸的轴承中,使得其可在轴承中进行旋转运动从而将其连接至所述电缆(14,18)的端部的运动传递给在相对方向上的其另一端部的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控制阀(60)的控制元件。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14)的端部被连接至设置有刚性杆形式的电缆芯延伸构件(18)的所述驱动臂(62),所述刚性杆延伸通过所述活塞杆和活塞的中心通孔(35)并且在其与连接至所述驱动臂(62)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被连接至所述电缆(14)。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伺服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室中设置联接机构从而将所述推挽式电缆(14)的端部联接至所述驱动臂(62)的内端部;并且所述驱动臂(62)和所述联接机构适于相互协作,以将所述联接机构从打开状态带到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中,所述电缆的端部可以在联接机构中移动;在所述关闭状态中,通过在纵轴方向上将驱动臂从第一位置驱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电缆的端部被夹紧,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斯贝格汽车公司,未经孔斯贝格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0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腔激光器、光发射机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心内科专用注射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