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9088.2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浩司;森本裕之;本村祐治;宇江纯一;若本慎一;竹中直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郭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与配置在建筑物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制冷剂进行散热、吸热,利用被加热、冷却后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该空气调节装置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氢氟烃)类制冷剂。另外,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天然制冷剂的方案。
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利用配置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并且,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然后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板式加热器等输送,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还有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机的结构,其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四根水管,同时地提供冷却、加热后的水等,可在室内机上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另外,还有构成为将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附近、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
另外,还有构成为用两根配管连接具有室外机和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
另外,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还存在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到中继器循环、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到室内机循环、从而一面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循环一面降低热介质的输送动力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
在先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第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等)
专利文献5:WO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因此制冷剂有可能泄漏到室内等。而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必须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后向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要延长。在此,如果要利用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做功的热,则输送动力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量就要高于制冷剂。因此,一旦循环路径延长,则输送动力将变得非常大。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要能够很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就可以实现节能。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了在每一台室内机都可以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必须连接四根配管,施工效率变差。在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内机必须单独具有泵等二次介质循环机构,因此不仅形成昂贵的系统,而且噪音也大,很不实用。而且,由于热交换器处在室内机附近,因此不能排除制冷剂在靠近室内的部位发生泄漏这样的危险。
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一次制冷剂流入到与热交换前的一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因此在连接多台室内机的情况下,各室内机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能量浪费的结构。另外,用两根制冷及两根制热共计四根配管连接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结果形成与用四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效率低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时,相比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时压力更低,因而密度变小。因此,如果使将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和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设为相同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则在减小流路面积时,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路上的压力损失将过大。而在增大流路面积时,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将降低。即,不能进行运转来始终得到最佳能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