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通信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69117.5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098380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山口善大;矢野良;森惠子;山田光影;荻野美智代;荻田能弘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东芝
主分类号: H04B1/74 分类号: H04B1/74;H02J3/0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杨谦;房永峰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信息 通信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涉及适用于例如智能电网等下一代电力网的信息通信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高效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的减少等的对策,并且作为电力基础设施的强化,而急速推进了电力网的智能电网化。

所谓智能电网是指,通过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编入电力网而在使用电力的消费者侧与供给电力的供给者侧进行通信网络的双向通信、能够由消费者侧与供给者侧双方实时地监视电力使用情况、事故信息的下一代电力网。

近年来,除了大型电源(核能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以外,还开发了以下技术,将作为分布式电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蓄电池、生物发电等)的可再生能量引入电力系统内,通过ICT对它们智能地进行管理及分配,并通过实时地掌握电力的供求情况、系统事故情况来实现高效的电力运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3)。

此外,在智能电网中,对于连接消费者侧和供给者侧的通信方法,进行了大量提案(例如专利文献4、5、6),但并非制定了统一的通信规格,现状是各种各样的通信规格混在一起。

可是,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地震、台风、火灾、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其重要性变得显著。

在灾害发生时,需要通过火速掌握受灾信息并与居民及救援队准确共用该信息、而迅速执行救助及复原对应。

尤其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力、通信的基础设施中引起故障那样的大的损失的情况下,对国民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来说会成为深刻的问题,因此需要火速的对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08890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1881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19332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27804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18037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10978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灾害发生时,从灾害刚刚发生之后开始半天到一天的初始阶段中的迅速且正确的受灾信息的掌握及联络是必要的。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受灾信息,则不能使能够成为电力源的电动汽车前往停电处、也不能为了受灾者救助而使救护车等紧急车辆前往,这成为妨碍迅速且高效的复原及救助的主要原因。

此外,即使完善了使用了ICT的灾害信息联络及灾害信息共用系统等,它们也多数进行经由作为主干通信路径的一部分的接入点的通信,在灾害时主干通信路径已断开的情况下的后备通信路径受到限制,在大的灾害面前没有意义。

结果,不得不依赖于救援队前往现场确认受灾情况并由人传话来传递信息的人的行动,成为救助活动及复原活动的羁绊。

因而,在受灾时,基于对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设备的电力供给来确保信息的收发手段是必要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在受灾时受灾地的电力网、通信网从其它系统孤立了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用于补充它们之间通信的后备通信网、家庭等的备用电源,实现对避难联络、救助、复原等的对应的顺利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信息通信装置,与主干网络连接,该主干网络具有经由智能电表向室内电气设备进行电力供给的电力系统的网络和与所述电力系统的网络并设且通过有线和/或无线与所述智能电表通信的通信系统的网络,该信息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通信部,具有经由所述主干网络与其它设备进行通常的通信的第一通信功能和用于不经由所述主干网络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功能;监视部,检测所述主干网络的故障发生或故障的复原;通信功能切换部,在由所述监视部检测到所述主干网络的故障发生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部的通信功能从所述第一通信功能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功能,在由所述监视部检测到故障的复原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部的通信功能从所述第二通信功能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功能;存储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