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隐藏式输入键的电子设备和制造该电子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9536.9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J·莫兰;M·克勒韦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H03K17/96;H05K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隐藏 输入 电子设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1),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
具有外表面(11)和内表面(12)的壳体(2);
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键(3-5),所述键(3-5)包括
微孔(13;21,22;25,26;41-43;52,53;61;71),其形成在所述壳体(2)中以从所述内表面(12)延伸到所述外表面(11),以及
导电材料(14;23,24;44-46;63;73),其在所述微孔(13;21,22;25,26;41-43;52,53;61;71)中延伸至所述壳体(2)的所述外表面(11);以及
连接至所述导电材料(14;23,24;44-46;63;73)的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被配置为监视电气特性以检测对象是否在所述壳体(2)的所述外表面(11)处与所述微孔(13;21,22;25,26;41-43;52,53;61;71)接触或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导电材料(14;23,24;44-46;63;73)被暴露在所述壳体(2)的所述外表面(11)上,所述传感器(6)被配置为检测对象是否在所述壳体(2)的所述外表面(11)处与所述导电材料(14;23,24;44-46;63;73)接触或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微孔(13;21,22;25,26;41-43;52,53;61;71)穿过所述壳体(2)的壁(10;30;40;60;70)从所述内表面(12)延伸至所述外表面(11),所述壁(10;30;40;60;70)限定了垂直于所述壁(10;30;40;60;70)的法向,所述微孔(41,43;52,53)具有相对于所述法向以一角度设置的中心轴。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壳体(2)由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传感器(6)电气连接至所述壳体(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金属材料在所述微孔(71)的边界处被氧化以形成与所述导电材料(73)形成界面的绝缘金属氧化物层(72)。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键(3-5)还包括介于所述导电材料(14;23,24;44-46;63)和所述微孔(13;21,22;25,26;41-43;52,53;61)的边界之间的绝缘层(15;25,26;47-49;62)以使所述导电材料(14;23,24;44-46;63)与所述壳体(2)电气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绝缘层(25,26;47-49)是半透明的,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光源(27,28;50),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并被配置为将光耦合至所述绝缘层(25,26;47-49)。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导电材料(14;23,24;44-46;63;73)的端部与所述壳体(2)的所述外表面(11)齐平或从所述壳体(2)的所述外表面(11)突出。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键(3-5)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2)中以从所述内表面(12)延伸至所述外表面(11)的多个另外的微孔(22;26;42,43;52,53);在所述多个另外的微孔(22;26;42,43;52,53)的每一个中分别延伸至所述外表面(11)的导电材料(14;24;45,46),所述导电材料(14;24;45,46)分别被连接至所述传感器(6)。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键(3-5)还包括穿过所述壳体(2)从所述内表面(12)延伸至所述外表面(11)的多个照明微孔(31,32),
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光源(27,28),所述光源(27,28)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并且被配置为将光耦合到所述多个照明微孔(31,32)中。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传感器(6)是电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5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