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面用块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9826.3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中尾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尾繁男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 用块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房屋等的墙面的墙面用块料。
背景技术
作为只用木材层叠而构成墙面的建筑物,例如有过去的三棱木结构的仓库、现代的木屋。尤其是,由于近年来户外活动活跃,因此木屋的需求有上升趋势。木屋的优点不仅有自然的木纹产生的美感,而且有通过形成墙面的木材的呼吸,能够将室内保持在适当的湿度的人造建材所没有的优异的特性。但是,对于使用圆木材的木屋搭建而言,需要均等尺寸木材的供应、木材加工、熟练设计施工技术,因此由个人搭建是非常困难的,不得不依赖于专业人士。
于是,本发明人以即使不是木屋施工的专业人员且不使用特殊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也能够比较简单地搭建木屋为目的,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木制块料”,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房屋等的墙面用块料”。这些技术不是层叠长长的木材,而是能够通过将短长的块状的木材边连结边层叠,形成与将长长的木材层叠而成的木制墙相同的木制墙。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木制块料中,以块料中心附近为边界,将倾斜面形成为使一方侧和另一方侧相互交替,从而无需考虑正面和反面的方向性就可以层叠块料,容易地形成墙面。因此,如果使用本发明人开发的木制块料,就能够一边使木制块料穿插于立设在基础上的长螺栓,一边通过仿佛搭积木般的简单的手工作业容易地制造房屋等的木制墙。
另外,本发明人在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中分别提出了一种从块料的连结部分浸透的雨水的排出以及防止因毛细管现象引起的雨水浸入的措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7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6-50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再表O00/4360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4256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9782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95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上述现有木制块料由于是通过简单的凹凸部的雌雄嵌合而进行层叠的,因此判断为在抗拒层叠后被施加的横向外力即来自组合后块料的左右的外力的强度方面存在一定的脆弱。于是,本发明人提出了如下一种墙面用块料(参照专利文献6):将凹凸条和凹凸槽的表面形状形成为圆弧面一边上下翻转一边连续的波状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块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面用块料,该墙面用块料不仅继承了施工的容易性,并且对施加在构筑后的墙面的来自横向的外力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实施有应对雨水浸入的措施。
因此,本发明的墙面用块料具有:设于块料的长度方向上表面侧的凹凸条和设于块料的长度方向下面侧且可与所述凹凸条啮合的凹凸槽,将多个块料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层叠而形成墙面,其第一特征在于,将所述凸条以该块料的横宽的大致中点为顶点向块料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倾斜,并且,将所述凹凸条和凹凸槽的表面形状形成为圆弧面上下翻转且连续的具有山脊的山脉状;其第二特征在于,在块料的左右两端设有钩状的卡合部;其第三特征在于,块料是木制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墙面用块料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块料构筑墙面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墙面用块料1(下面简称为块料)是木制的,其包括:设于其两端的钩状的卡合部2、在块料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凹凸条3、在块料1底面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供位于其正下方的另一块料1的凹凸条3嵌合的凹凸槽4、成为层叠块料1时的定位装置的一对通孔5。由此,在所希望的位置沿纵向和横向都能够容易地层叠并连结多个块料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尾繁男,未经中尾繁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自动摆屏的显示器支架
- 下一篇:机柜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