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9842.2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3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美泰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6 | 分类号: | B23D19/06;B21D2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狭缝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抑制材料费用,并且防止因狭缝应变而产生的形状不良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带板成形为规定宽度的狭缝材料,通过冲床进行冲裁加工。在狭缝材料的成形中,使用将截面为矩形的两个圆刃横向错开地配置的工具。使旋转的两个圆刃咬入带板将其剪断,从而成形出规定宽度的狭缝材料。
剪断后带板进行方向转换。此时,狭缝材料的缘部由于被圆刃约束而承受大的应变,将产生塑性变形。这样一来,在狭缝材料的缘部残留有被称为狭缝应变的应力。
若通过冲床对残留有狭缝应变的狭缝材料进行冲裁加工,则冲压后的元器件变形而产生形状不良。为此,一般要实施将残留有应力的狭缝缘部除去的切边。
而且,也提出有如下方法的方案,将带板剪断成在邻接的元器件条之间产生窄幅的弃条,仅在弃条上残留有狭缝应变,在元器件条上不残留狭缝应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58124号公报。
但是,由于切边后的部分或弃条将产生浪费,所以存在产生大的材料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材料费用,并且能够防止因狭缝应变而产生的形状不良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横向排列且具有截面为矩形的多个刀刃的第1以及第2圆刃相互对向,将上述第1圆刃的各刀刃相对于上述第2圆刃的对应的刀刃向横向的相同一侧错开地配置的工序;以及在将带板按压在上述第1圆刃上的状态下,使旋转的上述第1以及第2圆刃咬入上述带板并将其剪断,形成规定宽度的狭缝材料的工序;上述狭缝材料具有相互对向的第1以及第2缘部,在剪断上述带板之际,上述狭缝材料的上述第1缘部与上述第1圆刃相接触而受到支撑,上述第2缘部与上述第2圆刃相接触而方向被转换。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材料费用,并且防止因狭缝应变而产生的形状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着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着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比较例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沿着A-A’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沿着B-B’向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沿着A-A’向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沿着B-B’向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中沿着A-A’向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中沿着B-B’向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1圆刃,12:第2圆刃,16:金属带板(带板),18:狭缝材料,20:第1缘部,22:第2缘部,24:元器件,26:引线,30:导辊,32:橡胶环(弹性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存在对于相同或者相对应的结构因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沿着A-A’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着B-B’向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狭缝材料的俯视图。
首先,如图1至图3所示,使横向排列且具有截面为矩形的多个刀刃的第1以及第2圆刃10、12相互对向,将第1圆刃10的各刀刃相对于第2圆刃12的对应的刀刃向横向的相同一侧错开地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美泰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美泰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