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70353.9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加藤康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F16H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构造。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以及传动机构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上述变矩器具有:设置有多个泵叶片的输入侧旋转部件;设置有接受来自该泵叶片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以及具有配设于上述泵叶片和涡轮叶片之间的定叶叶片的定叶,上述传动机构将从该变矩器输入至输入轴的动力朝后段传递。例如,专利文献1至3中记载的就是这样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54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8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公报KR100755046(B1)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为了提高朝车辆的搭载性,期望进一步缩短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对此,例如考虑如下的方法:使变矩器的构成部件在该变矩器的轴心方向上薄型化而使其在轴向上缩短,由此,缩小该变矩器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内所占的在上述轴心方向上的距离,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但是,上述构成部件的薄型化存在极限。另外,以下举出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变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例如在变矩器、设置于该变矩器内的液压装置与流体供给源之间设置的流路形成于插入到该变矩器内的上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内,因此需要使用密封部件如密封环等将形成于上述输入轴的外周面的上述流路的开口在上述轴心方向上液密地密封,因此包括上述开口以及密封部件在内的输入轴的旋转支承部(中间支承件)在上述轴心方向上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变矩器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提供一种能够缩短轴向全长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旨在于:(a)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以及传动机构,上述变矩器具有:设置有多个泵叶片的输入侧旋转部件;设置有接受来自上述泵叶片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以及设置有配设于上述泵叶片和上述涡轮叶片之间的定叶叶片的定叶,上述传动机构将从上述变矩器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朝后段传递,(b)使上述变矩器内的流体循环的循环流路中的、当进行上述循环时使流体朝上述变矩器内流通的循环往路由下述间隙构成,上述间隙是上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与管状的定叶轴之间的间隙,上述定叶轴经由单向离合器与上述定叶连结,与上述输入轴同心,且直径大于上述输入轴的直径。
这样一来,不需要在上述循环往路形成于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内的情况下形成于输入轴的外周面的上述循环往路的开口、以及为了在变矩器的轴心方向上液密地密封该开口而在该开口的两侧设置的密封部件。因此,与上述情况相比,能够将输入轴在上述轴心方向上缩短上述开口以及密封部件所占的长度,能够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
此处,优选地,(a)上述变矩器具备锁止离合器,上述锁止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和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b)上述锁止离合器具有释放侧室,当要使上述锁止离合器释放时,通过朝上述释放侧室供给流体而使上述释放侧室的内压升高,上述释放侧室由上述循环往路的一部分构成。这样一来,不需要将锁止离合器的释放侧室与上述循环往路分开设置,与该释放侧室和该循环往路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锁止离合器在变矩器的外罩内所占的在上述轴心方向上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上述外罩的轴心方向长度。结果,能够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
此外,优选地,(a)上述锁止离合器相对于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配置于上述定叶轴相反侧,(b)上述循环往路包括贯通孔,该贯通孔沿上述轴心方向贯通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与上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和上述定叶轴之间的间隙连通。这样一来,能够将锁止离合器在输出侧旋转部件的定叶轴相反侧即发动机侧收纳于变矩器的外罩内,并且能够从输入轴和定叶轴之间的间隙通过上述贯通孔朝该锁止离合器的释放侧室供给工作流体。
此外,优选地,形成于上述定叶和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之间的上述轴心方向的间隙在上述贯通孔的外周侧被液密地密封。这样一来,能够抑制流体从上述循环往路内通过上述间隙朝外周侧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