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电动机、压缩机、送风机和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70500.2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矢部浩二;吉野勇人;堤贵弘;马场和彦;及川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7/16 | 分类号: | H02K17/16;H02K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动机 压缩机 送风机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电动机,特别涉及感应电动机的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的形状。此外,涉及搭载了该感应电动机的压缩机和送风机、以及搭载了该压缩机和送风机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感应电动机的转子,提案有多种通过设有齿槽形状、或在外周部设置缝隙而减少功率因数、杂散负载损耗、噪音等的形状。
例如提案有一种感应电动机,其包括具有多个齿槽的转子铁芯和收纳于该转子铁芯的齿槽中的二次导体,该二次导体基于铝合金压铸而形成,通过在转子铁芯的封口槽的转子表面侧设置与该齿槽不联接的缝隙,并且将该缝隙的周向尺寸设定为1.0mm~3.5mm、径向尺寸设定为1.0mm~2.5mm的范围,而实现一直能够减少功率因数、杂散负载损耗、噪音等的高性能的感应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4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电动机的转子形状,由于在封口槽外周部分设置缝隙,所以存在等效气隙增大、气隙管理、使端环为不遮挡缝隙的形状等问题。在此,气隙是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隙(通常为数百μm)。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电动机、压缩机、送风机和空调,能够缓和转子的二次导体中二次电流的集中,改善电动机特性。
本发明涉及的感应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和在定子的内侧隔着空隙设置的转子,并且具有在转子的转子铁芯的转子齿槽内填充有非磁性且具导电性的材料而形成的笼型二次导体,感应电动机的特征在于:转子齿槽包括:外周齿槽,其形成在转子外周部分的附近;以及内周齿槽,其与外周齿槽连通,形成在外周齿槽的内侧,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绕组,其插入到形成在定子铁芯的齿槽中,定子铁芯包括:铁芯外围部,其形成在外周侧;多个齿部,其从铁芯外围部的内周侧朝向转子方向呈放射状延伸地形成;齿槽,其形成在相邻的两个齿部之间;以及齿槽开口部,其形成在齿槽,朝向空隙开口,将转子齿槽的各部分的尺寸定义如下:
TB:内周齿槽的中心侧与转子外周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
TC:外周齿槽的最内周的周向宽度;
TD:内周齿槽的最外周的周向宽度;
TE:内周齿槽的端部侧与转子外周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
并且,将定子铁芯的各部分的尺寸定义如下:
TF:齿部的宽度;
TG:齿部前端部的宽度;
TH:齿槽开口部的宽度,
此时,转子齿槽的各部分的尺寸与定子铁芯的各部分的尺寸满足下述关系:
TF/(TG+TH)×TD/2≤TB≤TD/2 …式(1)
TF/(TG+TH)×TD/2≤TE≤TD/2 …式(2)。
本发明涉及的感应电动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缓和转子的二次导体中二次电流的集中,改善电动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横截面图。
图2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定子220的横截面图。
图3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定子铁芯221的横截面图。
图4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转子210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转子210的横截面图。
图6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转子铁芯211的横截面图。
图7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表示普通的感应电动机200的转子210中基于来自定子220的磁通的交链而产生的二次电流的集中状况的图。
图8是用于比较而表示的、表示普通的另一转子310中基于来自定子的磁通的交链而产生的二次电流的集中状况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感应电动机100的横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感应电动机100的定子20的横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感应电动机100的定子铁芯21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11的部分放大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感应电动机100的转子10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感应电动机100的转子10的横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感应电动机100的转子铁芯11的横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转子齿槽13的放大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二次铜损/输出[%]相对于TB(=TE)的特性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轮胎安全保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腔注塑模流道置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