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立体动态图像生成方法以及立体动态图像生成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70601.X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2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大柜敏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9G5/36;G09G5/377;G09G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动态 图像 生成 装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立体动态图像生成方法以及立体动态图像生成程序。
背景技术
存在以下立体图像生成装置:利用由相邻的两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之间的视差来生成可以实现立体的图像。立体图像生成装置例如将由相邻的两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一方的摄像机的图像作为左眼用图像,另一方的摄像机的图像作为右眼用图像进行生成并显示,使观看者感受到立体的图像。
视差是指对于同一对象物在左眼用图像中的位置与在右眼用图像中的位置之间的差。在图像内存在的两个对象物中,由于视差量不同,一方的物体显得相对于另一方的物体在深度方向上更近或更远。视差量是视差的大小。
图1是示出立体图像的例子的图。在图1中,图像910是左眼用图像,图像920是右眼用图像。在此,在作为左眼用图像的图像910和作为右眼用图像的图像920中分别存在物体A、物体B以及物体C。由于图像910和图像920之间的这些物体的视差,对于观看图1中的立体图像的人而言,看起来从近到远地存在物体A、物体B以及物体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2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78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077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观看动态图像时,大多关注运动的对象物。在利用了由相邻的两个摄像机拍摄的动态图像的视差的立体图像(立体动态图像)中,即便运动的对象物在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上运动,该对象物的视差量也基本不变化。这是因为该对象物的视差量取决于摄像机与该对象物之间的距离。该情况下,观看者的眼睛不容易疲劳。但是,当该运动的对象物向深度方向运动时,该对象物的视差量发生变化。如果观看者长时间观看这样的动态图像,则观看者的眼睛容易疲劳。
另外,即便针对所关注的运动的对象物暂时将视差量调整为0,由于所关注运动的对象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对象物的视差量也变化,观看者的眼睛容易疲劳。
因此,要求在立体动态图像中,缓和所关注的运动对象物的视差量的变化。例如,要求在立体动态图像中,将关注的对象物的视差量调整为低于预定值。
本发明公开的装置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地调整右眼用动态图像与左眼用动态图像之间的视差的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公开的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采用了以下手段。
即,公开的一个方式为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其具有:存放部,其存放包含分别与时刻信息关联的多个图像的第1动态图像、包含分别与所述时刻信息关联的多个图像的第2动态图像以及预定图像;以及运算部,其从所述存放部中提取与同一时刻信息关联的第1动态图像的第1图像和第2动态图像的第2图像以及所述预定图像,计算所述第1图像中的所述预定图像的存在位置即第1位置,计算所述第2图像中的所述预定图像的存在位置即第2位置,计算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的差分即第1差分量,根据所述第1差分量平行移动所述第1图像中的所述预定图像的第1位置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所述预定图像的第2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生成新的第1图像和新的第2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公开的装置,能够提供动态地调整右眼用动态图像与左眼用动态图像之间的视差量的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立体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2是说明立体动态图像中的视差的图。
图3是示出MPEG2数据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I图像、P图像、B图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立体图像生成装置的图。
图6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的动作流程的例(1)的图。
图8是示出立体动态图像生成装置的动作流程的例(2)的图。
图9是说明步骤S104的处理的图。
图10是说明步骤S107的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结构仅是示例,不限于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在此,主要使用基于由相邻的两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立体动态图像进行说明,但立体动态图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人工生成的两个动态图像的立体动态图像等。
(实施方式1)
(视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