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90000957.1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尤里·拉波波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斯拜克特磁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 | 分类号: | A61B5/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曾旻辉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以色列;I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成像 系统 中的 空间 固定 耦合 设备 | ||
1.一种用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该设备包括:
可操作式成像系统,该可操作式成像系统包括:
成像平台,用于容纳位于绝缘外壳内的固定主体;
射频线圈系统,其围绕所述成像平台,用于对所述固定主体的至少一个感兴趣区域进行成像;
至少一个光学成像模块,其连接至所述成像平台,并用于产生所述主体的至少一幅光学图像;以及
耦合成像系统,其与所述可操作式成像系统相连,所述耦合成像系统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磁共振成像模块产生的至少一幅三维结构图像与由所述至少一个光学成像模块产生的至少一幅光学图像融合,
其中,所述融合的图像提供了关于所述固定主体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感兴趣区域的至少一幅三维多模式实时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圈系统包括:
射频传输线圈,其围绕所述外壳并传输射频能量,以激发所述主体的磁核;
至少一个接收器线圈,其位于所述外壳内,围绕至少一部分所述主体和一部分所述成像平台,并适于接收来自至少一个感兴趣区域的射频辐射;
第一移位系统,其适于使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器线圈移位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固定位置,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器线圈的移位选自平行于所述成像平台纵轴的、具有至少3mm精度的位移,以及围绕所述成像平台纵轴的旋转移位以及其组合;
第二移位系统,其适于使容纳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成像平台发生移位,并将所述固定主体以到所述主体前一位置约3mm到约60mm范围内的精度反复固定在一个位置;以及
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移位系统连接至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成模式适于探测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辐射,并产生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实时功能性光图像,且所述辐射选自由所述至少一个感兴趣区域发出的辐射,以及由所述至少一个感兴趣区域反射的辐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的辐射选择探测的生物体发光、化学发光、荧光发光、近红外荧光、红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可见光以及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一种成像技术,所述至少一种成像技术选自荧光光谱法、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法、阳离子发射层析X射线成像法以及其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以下中至少一个:用于形成所述融合图像的二维傅里叶变换装置和切片选择装置、用于形成所述融合图像的三维傅里叶变换装置、用于形成所述融合图像的投射重构装置、用于形成所述图像的逐点式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形成所述图像的逐行式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形成所述融合图像的静态磁场梯度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形成所述融合图像的射频磁场梯度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探测器阵列,该光学探测器阵列包括多个以预定方式围绕所述成像平台的光学探测器,用于提供所述感兴趣区域的三维实时光学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选自至少一个人、至少一个哺乳动物、至少一个生物标本、至少一个生物器官、至少一只啮齿类动物、至少一只鸟、至少一只爬行动物、至少一只两栖动物、至少一个活体内生物组织、至少一个活体内生物器官、至少一个活体外生物组织、至少一个活体外生物器官以及其任意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方式包括所述多个光学探测器圆周地分布在所述外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固定耦合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磁共振成像模式包括磁共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斯拜克特磁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斯拜克特磁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900009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