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自动组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0094.9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缪卫华;邹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传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柔性 线路板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自动组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柔性线路板制造业中,会需要将线路的上层、中间层、与下层线路组配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成的产品,通常都是采用简单的治具,利用产品预先冲好的定位孔,套在治具的定位柱上,再利用油压机进行压合,完成柔性线路板的组合工序。现有工艺过程,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组配工作,且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来训练其熟练程度,即使在技能比较熟练的前提下,也经常会因为组配过程中的偏位,需要将材料撕开,进行重新组配,此动作不仅浪费工时,更会在撕开材料,因为胶的粘性,将印刷在材料表面的线路造成折伤,甚至是折断线,造成产品功能缺失而报废部分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自动组配的装置,有效解决了组配动作对人员熟练程度的高要求,并将组配作业的人力减少,实现自动组配,采用精确定位,避免重新组配造成的材料损伤,提高产品的制造良率,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和材料损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自动组配的装置,包括第一贴合平台、第二贴合平台、运动导轨、定位导柱、固定支架、材料吸盘、气缸、升降导柱、导柱导套和步进电机,所述两根运动导轨平行设置,两根运动导轨之间设置有第一贴合平台和第二贴合平台,两个贴合平台两个尺寸相同,并且沿运动导轨方向排列,第一贴合平台和第二贴合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可沿运动导轨移动的固定支架,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下端设有材料吸盘,材料吸盘上安装有升降导柱,升降导柱插入固定支架上设有的导柱导套,第一贴合平台和第二贴合平台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定位导柱。
本发明直接利用印刷时所用的定位孔作为材料组配的定位点,使印刷与组配采用同一基准点,保证其组配的精度,同时利用吸盘和平行运动导轨,将材料吸附后平移,去套另一面材料的定位孔,利用气缸上下压合,并可通过设定气缸的压力,实现所需要的压合效果。
本发明装置的上下运动部分采用气缸,结合进气压力控制其运动速度和压力大小,利用光电感应提供气缸动作的电信号控制,装置中水平运动部分采用平行导轨结合步进电机提供运动。
本本发明装置可结合定位印刷工艺使用,如果采用靠位印刷,也可以在组配前利用电脑自动打孔机进行预先打好定位孔,再利用本装置进行自动组配。
有益效果:本发明重复利用印刷的定位孔,作为组配的定位孔,避免二次定位时基准点不同造成的偏差,同时利用本装置结合少量的人力,可完成原制程的组配和压合两个动作,并对人员的技能要求大大降低,减少了人员培训的成本并提升了制程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贴合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自动组配的装置,包括第一贴合平台1、第二贴合平台2、运动导轨3、定位导柱4、固定支架5、材料吸盘6、气缸7、升降导柱8、导柱导套9和步进电机,所述两根运动导轨3平行设置,两根运动导轨3之间设置有第一贴合平台1和第二贴合平台2,两个贴合平台两个尺寸相同,并且沿运动导轨3方向排列,第一贴合平台1和第二贴合平台2的上方设置有可沿运动导轨3移动的固定支架5,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固定支架5上安装有气缸7,气缸7的下端设有材料吸盘6,材料吸盘6上安装有升降导柱8,升降导柱8插入固定支架5上设有的导柱导套9,第一贴合平台1和第二贴合平台2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定位导柱4。
作业过程:将线路板的上层材料放置于贴合平台上,数量根据定位导柱的高度决定,不可高于定位导柱高度,将线路板下层放置于另一侧的贴合平台上,要求同上一贴合平台的作业,此时该装置处于待工作状态,打开装置电源开关,控制模块将进入自动检测状态,步进电机带动固定支架,进行两边贴合平台定位导致一致性的检查,保证正常工作时,两侧均能够准确定位,自检完成后,装置即将进入工作状态。
固定支架利用步进电机和平行运动导轨移动到贴合平台正上方,气缸打开,向下运动通知打开吸风开关,材料吸盘将平台上的材料吸附到吸盘底部,气缸上行,支架向另一个移动,到另一侧平台正上方时停止,气缸下行,通过定位导柱定位,气缸换档到大气压状态,进行压合数秒,完成贴合组配贴合动作,关闭吸风,气缸上行,支架再回到另一侧,进行下一个循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传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传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0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