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冷接续子及其光纤对准方法和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0360.8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余富荣;黄华;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宋珊珊 |
地址: | 610209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接续 及其 对准 方法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输送线路的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冷接续子及其光纤对准方法和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领域,光纤接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熔接接续,一种是机械式接续。机械式接续又称光纤冷接,和熔接接续相比,不需要市电,不需要昂贵的熔接机,对施工环境要求不高,简单易行,在光缆故障抢修和用户光缆布线方面,机械式接续更能显示出优越性。
机械式接续所采用的光纤冷接续子,不同厂家由于结构和工艺的不同,操作方式和性能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三种结构的冷接续子,第一种:采用铝合金V型槽压紧结构的冷接续子,第二种:采用塑料V型槽压紧结构的冷接续子。第三种:采用石英V槽定位,但依赖内腔精度。这三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有:操作时光纤是否对接不可见,实际操作时对接成功率不高,光学性能参数一般,结构复杂、操作时需要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冷接续子,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快捷方便,可肉眼直接观测光纤在冷接续子内的对接情况,光学性能参数优异。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光纤冷接续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纤定位装置和卡扣;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固定;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设有相对的安装槽,所述光纤定位装置嵌在安装槽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光纤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底板和透明盖板,在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导向槽,在所述底板的中间设有V型槽;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沿着导向槽的直线方向设有相对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上壳体和下壳体向外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上壳体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用于观察光纤定位装置内光纤对接情况;所述卡扣与下壳体卡接;将卡扣,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冷接续子的光纤对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剥制切割两根定长光纤;
第二步:两根定长光纤分别从壳体的导向孔经光纤定位装置的导向槽穿入V型槽中部;
第三步:通过上壳体的观察窗确认两根光纤的端面接触;
第四步:最后压下卡扣,卡扣与下壳体卡接;卡扣,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一起,光纤接续完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冷接续子的组装方法如下步骤:
所述组装方法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底板的V型槽预埋裸光纤;
第二步:放置透明盖板,将透明盖板和底板对齐,对透明盖板施加压力;
第三步:底板和透明盖板两边涂抹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将紫外光固化胶黏剂预固化;
第四步:撤掉透明盖板压力,光纤形变自行恢复,再将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完全固化;
第五步:抽去预埋裸光纤,导向槽内注入匹配膏;
第六步:将所述光纤定位装置放入壳体中,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固定;
第七步:将所述卡扣与下壳体卡接;卡扣,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纤冷接续子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纤冷接续子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纤冷接续子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光纤冷接续子的光纤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本发明的光纤冷接续子的光纤对准方法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安装槽,14导向孔,15壳体卡槽,16卡扣卡槽,17观察窗,18壳体卡勾,19导向面;
2光纤定位装置:21透明盖板,22底板,23导向槽,24V型槽;
3卡扣:31卡扣卡勾,32压块,3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光纤冷接续子及其光纤对准方法和组装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纤冷接续子,包括壳体1,光纤定位装置2和卡扣3;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卡接固定;
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分别设有相对的安装槽13,所述光纤定位装置2嵌在安装槽13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光纤定位装置2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底板22和透明盖板21,在所述底板22的两端设有导向槽23,在所述底板22的中间设有V型槽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