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头蛇头端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1565.8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刘广;李林琼;赵乘昀;李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林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头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是当代手术的热点问题。现有手术方式是:经皮经肝脏途径胆管穿刺成功后,送入超滑导丝,需内外引流的将导丝通过狭窄段,送入外套管,撤出导丝,送入加硬导丝,沿加硬导丝送入引流管。单纯外引流,引流管置于狭窄近端,内外引流时引流管远端置于十二指肠内,近端置于扩张的胆管内。如果梗阻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只能将引流管置于较大分支,或同时穿刺剑突下和右侧腋中线行左右肝管引流术。
现有导管一般为多侧孔短导管,外径6F~8F(3F=1mm),长度30~40cm。导管内腔内可通行一根0.014~0.038英寸(1英寸=2.54cm)直径的导丝,沿此导丝,导管在胆管里前进。导管主体为聚乙烯或尼龙12和304不锈钢丝按1∶1扭矩编织,导管座为聚碳酸脂,头端黑色部分含钨,便于透视下观察。导丝从导管座尾孔进入,从导管的端孔穿出。导管头端常有一尼龙丝由内腔引出至尾端,再由锁定装置固定,使头端形态固定为猪尾状,并防止导管脱出。
但是现有导管无法一次解决梗阻同时累及左右肝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蛇头端导管,其特点是:导管为双头端,每个分体导管横截面呈半圆形。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一次解决同时累及左右肝管的梗阻。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端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分为两个头端,与导管主体共腔,每个分体导管横截面呈半圆形,未释放前双头端合在一起为圆形,外有外套管约束。释放后双头 端为猪尾状。
所述的导管主体在达到一定的长度时分为两个多侧孔半圆形导管为佳。
两个分开的导管长度可等长可不等长,横截面呈半圆形。两个分开的导管合在一起的横截面为圆形,以总体外径逐渐变细为佳。
所述的导管外径8F~10F为佳。
所述的导管2个端孔呈半圆形。
所述的分开的导管侧孔呈圆形。
所述的导管端孔周围部分导管含不透X射线的金属为佳,以便以便于透视下观察定位。
所述的不透X射线的金属为黄金、铂金或钨及其合金。
导管结构如附图。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导管进入后,可以精确地将两个头端分别选入一侧胆管和十二指肠,如为不等长头端导管,将长的一端选入十二指肠,可大大提高寻找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不必2次穿刺或置入2根引流管,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时、安全,病变段长短均适用,应用范围广。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双头蛇头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导管端孔,2、导管侧孔,3、导管的不透X射线部分,4、分开的半圆形导管部分,5、外套管,6、导管主体,7、导管座尾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该双头蛇头端导管,包括导管主体6和导管分体4及分体导管头端3,其特征在于:分体导管4与导管主体6相延续,分体导管头端3呈猪尾状,。释放前分体导管4均约束于外套管5内,外观上呈一根圆形导管状。释放后双头端3分离,各自盘曲成猪尾状。端 孔1呈半圆形。端孔1周围导管部分含钨或黄金、铂金或合金(可同现有技术)。导管半圆形部分长度可不同,相应可生产多种系列产品,根据病变的不同酌情选用。导管的操作基本同于现有技术。导管长30-40cm为佳。导管、导丝可用现有技术。
使用时,沿导丝将双头蛇头端导管送入胆管内,并使外套管头端接近梗阻部位,然后将导管主体内的两根超滑导丝,使其中一根导丝选入一侧胆管,另一根选入十二指肠,然后回撤外套管,将两个分开的导管头端分别沿导丝送入一侧胆管和十二指肠,如为不等长头端导管,将长的一端选入十二指肠侧。回拉尼龙丝,使头端呈猪尾状并固定。
本发明导管主体分为两个半圆形导管,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相当与一次穿刺置入两套引流导管,不用穿刺2个部位,也不用分别置入2套引流管。选用不同长度及头端不等长的导管,可大大提高寻找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手术伤口便于管理;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时、安全,病变段长短均适用,应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林,未经赵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1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方法
- 下一篇:香青兰总黄酮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