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2845.0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廖泽球;王晓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3B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水下 拼装 水口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取海洋水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以及该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沿海火力发电工程或核电工程中,循环水系统一般采用直流供水系统,即在海域取水,经过电厂冷热循环后,再排放回海域。取水口是直流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取水口的结构主要分为整体式和拼装式两种。
整体式取水口采用整体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大型取水口箱涵重量通常在1000~3000t左右,取水口箱涵在岸上陆地或半潜驳船上预制,水下开挖取水口基槽(深度约2.0m左右)后,抛填块石基床、整平,然后采用大型浮吊、气囊或半潜驳船浮运水上安装取水口箱涵,安装完后,抛填箱涵下部的回填块石,通过箱涵下部的回填块石发挥约束作用,增加取水口箱涵的稳定性。整体式取水口的单件重量大,在水流中稳定性好,抗风浪能力好,但是其缺点是由于单件重量大,对浮运吊装机械吨位要求高,浮运航道吃水深度和宽度要求高,投资大。
拼装式取水口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取水口结构的尺寸情况,将取水口结构分为多件箱涵(如图1、2所示,图中分为3件箱涵1、2、3),取水口箱涵在岸上陆地或半潜驳船上预制,水下开挖取水口基槽6(深度约2.0m左右)后,抛填块石基床61,整平,然后逐件浮运水上吊装取水口箱涵,3件箱涵拼装完后,抛填箱涵下部的回填块石,通过箱涵下部的回填块石发挥约束作用,增加取水口箱涵的稳定性。拼装式取水口单件重量小,对浮运吊装机械吨位要求低,浮运航道吃水深度和宽度要求低,投资省,但是其缺点是由于单件重量小,在水流中稳定性差,抗风浪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在水域波浪较大,对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航道水深较浅的情况下,传统的拼装式取水口存在的稳定性差、抗风浪能力差的缺点,提供一种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好的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其包括设于海底面的基槽及并排地固定在该基槽内的至少两个箱涵,在每个箱涵的侧板上均设有进水口和通孔,并在其中一个箱涵的侧板上设有出水口,相邻两个箱涵的通孔相对接,在每个所述箱涵的顶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水板,相邻两个箱涵的挡水板对接后围成一个腔室,在该腔室内设置有钢筋混凝土连接板,并且箱涵顶板内预埋的连接钢筋伸入该连接板内。
优选地,在相邻两个所述挡水板的对接处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箱涵顶板的对接处设有用于防止水进入所述腔室的橡胶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钢筋呈“X”形,起到双向抗剪的作用,与波浪的作用特性一致。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和所述箱涵由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形成。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为薄壁结构,其厚度为150~200mm,以方便连接板施工固化后拆除多余的挡水板。
优选地,所有所述箱涵沿直线排列,且所有所述箱涵拼装后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菱形。
优选地,在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拦污栅。
优选地,每个所述箱涵的重量均小于500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所述箱涵和所述挡水板。
(2)在海底开挖基槽,再抛填块石基床、整平。
(3)将所有箱涵浮运安放入步骤(2)所述的基槽内,并拼装安装。
(4)向箱涵下部周边的基槽内浇筑水下混凝土。
(5)向挡水板围成的腔室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所述连接板,或者,先将挡水板围成的腔室内的水抽干再向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连接板。
优选地,在所述连接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连接板顶面以上的挡水板,以避免取水口投入使用后连接板顶面以上的挡水板受波浪作用,波浪作用力传给取水口,影响取水口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每个箱涵的下部固定在基槽内,上部通过连接钢筋和连接板连接成整体,稳定性好,提高了抗风浪能力。
(2)本发明的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施工方便,可靠性高,投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取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D-D线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3中E-E线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水口拆除挡水板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2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