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2935.X | 申请日: | 201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金昕明;刘承鹏;杨建兵;刘称金;李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澳地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H02J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器 直流 母线 电容 充电 控制 方法 及其 实现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频器,特别是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电路。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源器件,电源输入时,通常是要将交流市电进行整流滤波,请参看附图1,市电输入时通常是先将交流市电通过整流桥M1整流后,在其后级通常需要一个大的电解电容E1进行储能滤波。这样的话,在变频器上电瞬间,电解电容E1的电压为零,此时电解电容E1相当于短路,如果直接在整流桥M1后级连接电解电容E1的话,在上电瞬时流过整流桥M1的瞬时冲击电流将会非常大,容易损伤甚至直接烧毁整流桥M1。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在整流桥M1和电解电容E1之间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1(或称为缓冲电阻,其阻值和功率依直流母线电压和电容大小而定),这样,在上电瞬间就不会对整流桥M1造成过大的冲击。当电解电容E1充电完成后,需要将限流电阻R1短接,这样的话,可以减少限流电阻R1的功耗。目前常用的方式就是采用继电器RY1的常开触点,当上电瞬间,继电器RY1的常开触点为断开状态,通过限流电阻R1对电解电容E1充电,当电解电容E1的电压上升到一定的值后,继电器RY1吸合,利用继电器RY1的常开触点将限流电阻R1短接。请参看附图2,继电器RY1的常规控制方法如图2,其由CPU检测到母线电压后通过输出I/O口发一个电平信号到隔离光耦,通过光耦控制三极管Q1导通,从而控制继电器RY1吸合,但是此种控制方法要占用一个CPU的端口,并增加CPU的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器内与母线限流电阻并联的继电器控制时,需要占用CPU的I/O口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电路,其利用变频器的辅助电源给继电器控制电路供电,当辅助电源的电压输出达到一定值时,则认为电解电容E1的充电完成,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吸合,短接限流电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为变频器上电时,通过限流电阻R1给直流母线电容E1充电,变频器上电后,从变频器内的辅助电源处取电控制驱动电路工作,驱动电路驱动继电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在限流电阻R1两端,利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将限流电阻R1短路。
一种实现上述的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的电路,该电路包括连接在变频器内的辅助电源输出端的电源输入接口VD、延时启动开关、驱动模块和继电器,电源输入接口VD输入电源经过延时启动开关给驱动模块,延时启动开关控制驱动模块通断,驱动模块驱动继电器工作,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在变频器母线上的限流电阻R1两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驱动电路中设有自锁电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吸合后,自锁电路维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吸合。
所述的延时启动开关采用串联连接在电源输入接口VD和地之间的稳压二极管Z1和滤波电容C1。
所述的驱动模块采用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在稳压二极管Z1和滤波电容C1的公共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驱动线圈连接。
所述的电路中还包括有自锁电路,所述的自锁电路控制三极管Q2的通断。
所述的自锁电路采用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输入接口VD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Z3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3的正极连接在稳压二极管Z1和滤波电容C1的公共端处。
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线圈上并联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电源输入接口VD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用CPU控制,从而减轻了CPU的负担,同时,本发明除电源和地之外不需要引入其他信号线,不易形成干扰,PCB板布线简单,也没有发热元件,有利于提高电路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变频器输入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澳地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澳地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2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