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层炉气再燃烧还原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03285.0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军;靳倩;孙中强;杨强大;姚彤辉;王敏;韩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沈阳东大工业炉有限公司;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9/02 | 分类号: | F27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再燃 还原 加热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难选铁矿深度还原工艺中的加热装置,同时该装置也可应用在其 它铁矿的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大量不可选、难选铁矿以及含铁共生矿资源,由于难以分选富集成可以满 足炼铁高炉需要的铁精矿,而未能被开发利用。难选矿深度还原工艺是一种能够直接还原难 选矿的新技术,其中的技术关键在于深度还原加热炉。该工艺要求矿石必须在还原性气氛下 加热,因此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目前使用的还原炉有转底炉、环形炉、隧道窑等都使用单面 加热的方式,在炉膛内通过控制供风量产生还原性气氛。这种加热方式产生了两个弊端:1. 炉内还原性气氛直接排放造成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浪费同时造成污染。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另建 一座炉子将还原炉排出的还原性炉气进行再次燃烧,用空气回收部分热量用于还原炉助燃。 尽管如此,这种外带空气预热炉的还原炉预热的整体热效率很低,投资偏高。2.由于还原炉 采用单面加热,被加热的矿粉与煤粉的混合物传热率低,造成件热效率低,底部物体受冷炉 底的影响还原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还原炉热效率低、设备复杂和受热不均的不足。本发明提出 一种可控气体双面加热蓄热式燃烧还原炉,采用了如下技术:①将通常采用的两台炉子合二 为一,把燃烧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以承载矿石的托盘为界。上层燃烧室为了保证空间内的还 原性气氛,控制上炉膛供氧量使燃料缺氧燃烧;下层燃烧室以上层燃烧室排出的炉气为燃料, 对其进行再燃烧。②上下炉膛均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供热,通过蓄热室和换向燃烧的特性实 现上炉膛可燃炉气向下炉膛的转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以保证工艺上还原性气氛的要求,又可实现上炉膛的还原性 气氛在下炉膛燃尽,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使得物料加热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燃烧装置原理图。
图中1.上层燃烧室,2.下层燃烧室,3.上层蓄热室,4.下层蓄热室,5.原料托盘,6.水冷 梁,7.煤气喷嘴,8.沙封装置,9.空气喷嘴,10.烧嘴砖,11.空气鼓风机,12.上层蓄热室换向 阀,13.上层燃烧室引风机,14.下层蓄热室换向阀,15.下层燃烧室引风机,16.快切阀,17, 空气,18,煤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空气从空气鼓风机(11)出来后进入上层蓄热室换向阀(12),经过换向阀沿 图中箭头方向进入上层蓄热室(3),在上层蓄热室(3)中空气从常温加热到1100℃左右, 经空气喷嘴(9)喷入上层燃烧室(1),与煤气喷嘴(7)喷出的煤气混合进行扩散燃烧。此 时上层燃
烧室(1)产生的炉气进入图中右侧的上层蓄热室(3),经过换热,炉气从1300℃降低 到150℃左右,沿图中箭头方向进入上层蓄热室换向阀(12),经过上层蓄热室换向阀(12) 的上层燃烧室还原性炉气经上层燃烧室引风机(13),沿箭头方向作为燃料供给下层燃烧室 (2)。自空气鼓风机(11)出来的空气进入下层蓄热室换向阀(14),经过换向阀之后沿图中 箭头方向进入下层蓄热室(4),在下层蓄热室(4)中空气从常温加热到1100℃左右,经空 气喷嘴(9)喷入下层燃烧室(2),与上层燃烧室炉气混合进行扩散燃烧。此时下层燃烧室(2) 产生的烟气进入图中右侧的下层蓄热室(4),经过换热,烟气从1300℃降低到150℃左右, 沿图中箭头方向进入下层蓄热室换向阀(14),经过下层蓄热室换向阀(14)由下层燃烧室引 风机(15)排出。
在图2中,空气(17)进入上层蓄热室(3),从常温被预热到1100℃左右,经过空气喷 嘴(9)喷出;煤气(18)经过快切阀(16),由烧嘴砖(10)中的煤气喷嘴(7)喷出。空气 和煤气被喷出后混合进行扩散燃烧。烧嘴砖(10)在制作过程中预留出空气喷嘴(9)和煤气 喷嘴(7),使得整个燃烧装置更加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沈阳东大工业炉有限公司;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沈阳东大工业炉有限公司;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3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