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桐子及其饼粕脱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3750.0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杨兆华;史宣明;徐福生;王合涛;史国强;张骊;陈燕;梁宇柱;刘恩礼;冯贞;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桐子 及其 脱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桐子及其饼粕脱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桐子又称麻疯树(Jatropha CUT′CaS L.)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南地区,国内小桐子资源以攀枝花最多,集中分布于金沙江、雅砻江的流域区内。小桐子油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来源。目前,野生小桐子的干果产量为4 500~12 000kg/hm,平均产量约7 500kg/hm。按现有同类林种测算,如建成200万hm原料林,到盛果期时年产量约150万t,据测算,小桐子种仁质量平均为干果质量的64.2%,种仁平均出油率49.2%。20万hm原料林所产籽粒可提炼麻疯树油62.54万t(3 127.5kg/hm),可炼生物柴油60万t以上,还可得到副产物小桐子饼粕80万t。
小桐子中的含毒成分主要是种子毒蛋白(curcin)和佛波醇酯。因此,虽然小桐子饼粕中蛋白含量达45%以上,基本与大豆粕含量相当,营养价值高,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但由于其含有毒成分,故使其饼粕的利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以前只能利用作为生物质肥料和生物质燃料,造成资源的浪费。
要提高小桐子饼粕的利用价值,脱除其毒性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脱毒工艺,可使制取生物柴油后产生的大量副产物——小桐子粕转化为饲料蛋白粉,变废为宝,可极大地提高小桐子综合开发利用的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桐子及其饼粕脱毒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小桐子及其饼粕脱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小桐子剥壳得到小桐子仁;小桐子仁经破碎、轧胚,得到坯片;
2)在坯片中加入50~70℃的热水调质,然后在95~110℃蒸炒70~100min;
3)将蒸炒后的物料经榨油机压榨至残油率在14~17%;
4)将步骤3)压榨后得到的压榨饼用6号溶剂或正己烷浸出3~5次,使残油率降至0.3~1.5%,浸出粕用蒸汽蒸炒脱除溶剂,保持水分含量在5~8%,得到脱毒小桐子粕。
其中,步骤1)中小桐子仁破碎的粒度可为2~6mm,所述坯片的厚度可为0.8~1.2mm。
步骤2)调质过程中所述热水的加入量可为所述坯片质量的12%~18%。
步骤4)中所述浸出的条件为:料液比1∶1~1∶1.5,温度55~60℃。
为了达到较好的脱毒效果,步骤4)中对压榨饼用6号溶剂或正己烷浸出的次数优选为5次。
为了更进一步对小桐子粕脱毒,还可对步骤4)得到的小桐子粕进行醇提,具体方法如下:将脱毒小桐子粕用乙醇萃取,萃取后的物料用蒸汽蒸炒脱除乙醇,保持水分含量在10%~12%。
所述乙醇萃取至少进行3次,所述乙醇萃取的条件为:料液比1∶1~1∶1.5,温度55~60℃。
本发明脱毒方法中所用的6号溶剂,其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各种低级烷烃的混合物。产品馏份范围较工业己烷宽,具有工业己烷类似的性质。能与除蓖麻油以外的多数液态油脂混溶,可溶解低级脂肪酸。其产品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 1669-96)。
本发明以小桐子为原料,通过剥壳、轧胚、压榨、浸出、醇提等工序,在制油的同时脱除小桐子粕中的毒性。所得到的脱毒小桐子粕可用作饲料蛋白。
本发明对小桐子进行脱毒的原理如下:
小桐子种子中已发现两种有毒物质,包括麻疯树毒蛋白和佛波醇酯。其中毒性最强的物质是麻疯树毒蛋白。蛋白质具有热不稳定性,加热处理可以使蛋白的分子构型发生变化,从而失去活性。因此,毒蛋白可通过热处理脱除。佛波醇酯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主要存在于麻疯树种子油中,通过压榨、浸出和醇提工序可大大减少佛波醇酯在小桐子粕中的含量。
本发明的方法在制油的过程中,同时脱除小桐子粕中的毒性物质,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提取过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原料损耗小,小桐子脱毒粕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添加料用于饲料行业,因而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6号溶剂购于广东中海南联石化有限公司;正己烷购于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产品编号J100363。
实施例1
(1)剥壳、破碎、轧胚
小桐子经过人工剥壳,剥壳率≥95%,原料水分≤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3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