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恒定差值电压的方法和电荷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3785.4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恒定 差值 电压 方法 电荷 电路 | ||
1.一种输出恒定差值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收的时钟输入信号,发送限幅后的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接收的输入电压进行升高;
限制升高后的电压与所述输入电压的差值为预定差值电压并输出所述升高后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时钟输入信号,发送限幅后的驱动信号,包括:
接收高低电平循环切换的时钟输入信号,根据所述时钟输入信号控制MOS管的导通,输出高低电平循环切换的驱动信号,并利用电阻分压控制所述驱动信号的幅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接收的输入电压进行升高,包括:
将接收的输入电压传输的电荷存储在第一电容中,根据所述驱动信号的高低电平切换,将所述第一电容中存储的电荷传输到第二电容中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升高后的电压与所述输入电压的差值为预定差值电压并输出所述升高后的电压,包括:根据基准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基准电压,限制所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差值为预定差值电压并输出所述升高后的电压。
5.一种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泵升电路(501)、驱动电路(502)和电压限制电路(503);
所述驱动电路(502),用于根据接收的时钟输入信号,向所述电压泵升电路(501)发送限幅后的驱动信号;
所述电压泵升电路(501),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接收的输入电压进行升高;
所述电压限制电路(503),用于限制所述电压泵升电路(501)升高后的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差值为预定差值电压并输出所述升高后的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泵升电路(501),包括:MOS管(701)的漏极连接MOS管(702)的漏极,源极连接电压输入端VIN,栅极连接驱动信号;MOS管(702)的源极连接MOS管(703)的源极且接地,栅极连接驱动信号;MOS管(703)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MOS管(704)的漏极,栅极连接驱动信号;MOS管(704)的源极连接至电压输入端VIN以及MOS管(705)的漏极,栅极连接驱动信号;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串联,其中二极管D1的正向端连接电压输入端,二极管D3的反相端连接至MOS管(705)的栅极,该MOS管(705)的源极用于输出电压;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MOS管(701)和MOS管(702)的共漏端,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连接端;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在MOS管(703)和MOS管(704)的共漏端,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的连接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泵升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4和稳压二极管D5串联且相位相对,两者与第一电容再进行并联;稳压二极管D6和稳压二极管D7串联且相位相对,两者与第二电容再进行并联。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二极管D0的正向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反向端连接MOS管(705)的栅极。
9.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OS管(705)的栅极通过负载(706)接地。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偏置电流源(801)连接NMOS管(802)的漏极,NMOS管(802)的栅极连接自身的漏极和NMOS管(803)的漏极,源极接地;NMOS管(803)的栅极连接时钟输入端,源极接地;NMOS管(804)的漏极通过电阻R1连接至内部电源,其栅极连接NMOS管(802)的漏极,源极接地;NMOS管(805)的漏极通过电阻R2连接至电压输入端;偏置电流源(806)连接NMOS管(807)的漏极,NMOS管(807)的栅极连接自身的漏极和NMOS管(808)的漏极,源极接地;NMOS管(808)的栅极连接另一时钟输入端,源极接地;NMOS管(809)的漏极通过电阻R3连接至内部电源,栅极连接NMOS管(807)的漏极,源极接地;NMOS管(810)的漏极通过电阻R4连接至电压输入端;NMOS管(804)、NMOS管(805)、NMOS管(809)、NMOS管(810)的漏极均输出驱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37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六面顶压机超压系统
- 下一篇:真空泵串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