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4123.9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强;许庆太;陶立群;李吉东;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28 | 分类号: | C23F1/28;G01N1/32;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坯 凝固 组织 缺陷 腐蚀 检验 试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的连铸技术领域,涉及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试剂为氯化铜过氯化铵溶液和混合酸试剂。氯化铜过氯化铵溶液的配方为:氯化铜35克、 过氯化铵53克、水1000ml,样品在氯化铜过氯化铵溶液中侵蚀30~90秒,之后冲洗,在冲洗过程中把磨面上的铜擦去。用氯化铜过氯化铵溶液,能够观察到缺陷,但凝固组织不清。混合酸试剂的配方为盐酸500ml、硫酸25ml、硫酸铜100克,试样经抛光,应用侵蚀法,直到显示出凝固组织为止,使用混合酸试剂也能够观察到缺陷,但凝固组织观察不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氯化铜(CuCl2)0.28~1.09%,氯化镁(MgCl2)0.17~0.27%,氯化铁(FeCl3)0.56~1.60%,盐酸1.28~1.30%,无水乙醇54.70~55.80%,余量为水。其中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6~38%。
本发明的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的制备方法为:原料配比按照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组成成分质量百分比,即氯化铜(CuCl2)0.28~1.09%,氯化镁(MgCl2)0.17~0.27%,氯化铁(FeCl3)0.56~1.60%,盐酸1.28~1.30%,无水乙醇54.70~55.80%,余量为水,在容器中加入水,再加入氯化铜、氯化镁、氯化铁和盐酸;待所加入的原料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本发明试剂的使用方法为:将钢坯试样检验面朝上,采用本发明的试剂以浇蚀的方式进行腐蚀。腐蚀时间1~2min,当检验面显示出清晰的凝固组织和缺陷时,表示腐蚀到位。然后用水冲洗钢坯试样,再以无水乙醇为清洗剂擦洗钢坯试样,将钢坯试样表面用吹风机吹干进行检测,采用扫描仪对试样检验面扫描照相,将经扫描照相获得的检验图像用计算机Adobe Ph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处理,使图像清晰化便于观察,把经过处理的图像发送给黑白激光打印机,打印出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其他腐蚀试剂无法清晰地显示连铸坯树枝晶凝固组织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试剂进行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显示的连铸钢坯内部缺陷具有不扩大、不缩小原样显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 实施例1中AG6K11钢连铸钢坯枝晶腐蚀图,由图可以明显看出钢坯试样有中间裂纹和中心偏析,并且还可以观察到内弧侧柱状晶发达,中心偏析附近为交叉树枝晶,而且外弧侧交叉树枝晶较内弧侧厚。
图2为实施例2中45钢连铸钢坯枝晶腐蚀图,由图可明显看到钢坯试样有中间裂纹。
图3为实施例3中Q235B钢连铸钢坯枝晶腐蚀图,由图可看到钢坯试样有夹杂物。
图4为实施例4中16Mn钢连铸钢坯枝晶腐蚀图,由图可以看到铸坯内弧侧表面与黑线之间是细小等轴晶,黑线下面是柱状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氯化铜(CuCl2)0.28%,氯化镁(MgCl2)0.17%,氯化铁(FeCl3) 1.60%,盐酸1.30%,无水乙醇54.75%,余量为水。其中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7%。
本实施例的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枝晶腐蚀低倍检验试剂的制备方法为:原料配比按照试剂组成成分质量百分比,即氯化铜(CuCl2)0.28%,氯化镁(MgCl2)0.17%,氯化铁(FeCl3) 1.60%,盐酸1.30%,无水乙醇54.75%,余量为水。在容器中加入水,再加入氯化铜、氯化镁、氯化铁和盐酸;待所加入的原料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