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节电效果的电磁炉专用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4332.3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王丹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琳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节电 效果 电磁炉 专用 水壶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合电磁炉使用的煮水用的水壶。
背景技术由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现有配合电磁炉使用的煮水用的水壶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不锈钢属于导热良好的材料,煮水过程中壶壁和壶底不断向空气散热,热量损耗严重,且工作完毕后热水保温效果很差,热水很快变冷了。所以不锈钢水壶的加热效率很低,耗电大。而且现有的水壶水煮开后电磁炉难以检测水壶里的水温,造成水一直在沸腾,电能浪费巨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配合电磁炉使用的具有节电效果的水壶。
本发明包括壶壁和壶底,其特征在于:壶壁和壶底采用具有隔热效果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在水壶的内部,壶底的上面,设置有能够吸收电磁炉的电磁波而发热的金属材料的发热体。作为优选,发热体为厚度1-10mm的不锈钢圆盘。
本发明的水壶需要配合电磁炉使用,工作时,壶内的发热体吸收电磁波发热并对水壶里面的水进行加热。由于发热体是泡在水里的,所以加热效率很高,而壶壁和壶底是具有隔热效果的非金属材料,对空气的散热小,保温效果好。所以本发明具有节电的积极意义。由于发热体与壶底是独立的,发热体可在水壶加工后直接装在壶底上,所以加工装配非常简单。由于隔热的壶壁和壶底的外表面的温度不高,还可避免用户不小心碰到壶壁或壶底而被烫伤。
作为改进,本发明在发热体的下面,设置有受温度控制的温控形变机构,能够在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产生形变而增大发热体与壶底之间的间隙。而间隙的变大导致发热体与电磁炉里面的线圈的距离增大,这很容易被电磁炉的控制电路检测到,关闭电路停止加热或降低功率,达到更好的节电。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温控形变机构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温控形变机构发生形变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中,1是电磁炉,里面装有电磁线圈2,工作时电磁线圈产生强磁场,可使放在电磁炉上面的金属体吸收电磁波而发热并对水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水壶包括壶壁3和壶底4,还带有手把5和壶盖6,壶壁3和壶底4可采用具有隔热效果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比如耐热塑料。壶底4厚度为1-3mm,壶壁3厚度为2-4mm。在水壶的内部,壶底4的上面,设置有能够吸收电磁炉的电磁波而发热的金属材料的发热体7,发热体7可选用不锈钢材料,紧贴壶底安装在壶底4上,一种最简单的安装方式是直接放置在壶底4上面。发热体7形状跟水壶的形状匹配,一般为圆盘状,厚度在1-10mm之间。
使用时,水壶放在电磁炉1上面,壶内的发热体7吸收电磁波发热并对水壶里面的水进行加热。由于发热体7是泡在水里的,所以加热效率很高,而壶壁3和壶底4具有隔热效果,所以本发明具有节电的积极意义。而且壶壁3和壶底4的外表面温度不高,还可避免用户不小心碰到壶壁或壶底而被烫伤。
本发明在发热体7的下面,还设置有受温度控制的温控形变机构8,能够在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产生形变而增大发热体7与壶底4之间的间隙。温控形变机构可选用多种实现方式,如采用双金属片,采用记忆金属,采用居里温度特性设计的温控机构等。图2是其中一种方式。在发热体7的下底面,设置有向上凹进的腔体9,腔体9中间水平安装有蝶形的温控双金属片10,双金属片10通过连杆11与下方的托片12相连接。水温低时,双金属片10向上凹,通过连杆11带动托片12向上收,加热体7与壶底4的间隙很小,如图2,电磁炉正常工作。当水开时,双金属片10慢慢达到其形变温度,产生形变而向下凸,连杆11带动托片12向下托,从而把发热体7向上托,增大与壶底4之间的间隙。该间隙的变大导致发热体7与电磁炉里面的线圈2的距离明显增大,这容易被电磁炉的电路检测到,关闭电路停止加热或降低功率,更好的节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琳,未经王丹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