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4543.7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良;李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C2/34 | 分类号: | E04C2/34;E04C2/36;E04B1/61;E04B2/72;E04B2/00;E04B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及其 生产 方法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利用其构成的各种连接结构,属于建筑材料及制备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禁止实心粘土砖使用和建筑节能的要求下,各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在建筑工程上广泛应用了,但是很多墙体材料在使用后出现了变形、裂缝或渗漏的问题。这个主要是由于墙体的材料、成型工艺造成的。
现有墙体一般采用石膏板、水泥板、粉煤灰板等,这些墙体板都是消耗矿石能源生产出来的,产生大量的CO2,且大多数笨重、隔音效果差、不易施工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复合墙板,轻质强度高、施工方便且易工业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上下表面和/或面板与基材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上、下表面交错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凹陷部为锥台状结构或条状结构。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和面板接触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凹陷部,当基材和面板粘合在一起时,凹陷部之间构成通孔。
考虑到成本和强度,所述面板为高密度板,所述基材为低密度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凹入所述面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密封条的插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序少的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基材
(1)按照凹陷部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
(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基材;
(3)对基材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
2)生产面板
(1)按照凹陷部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
(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面板;
(3)对面板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
3)将面板及基材相接触的面涂胶,并将面板与基板压合。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现场施工的上述复合墙板的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两块以上复合墙板构成的墙结构,包括两块以上复合墙板和密封条;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且凹块底部设有插孔;所述密封条一端插入的插孔,另一端与凸块相接触。
一种将复合墙板与原有墙相连的组合,其包括复合墙板、原有墙和L形压条,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该凹块与原有墙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L形压条用于连接复合墙板与原有墙。
一种复合墙板与上楼板、下楼板相连的组合,包括
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
上连接体,截面为U形,且宽度与复合墙板厚度相当,用于将复合墙板上端与上楼板相连;
下连接体,截面为U形,且宽度与复合墙板厚度相当,位于复合墙板下端;
底座,截面为U形且内部嵌装有连接块,安装在下楼板上;
高度调节单元,一端与下连接体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块相连,且位于架空地板下方;和
填充物,位于复合墙板与上楼板和复合墙板与下楼板的缝隙之间。
一种利用复合墙板构成的拐角墙结构,其具有两块呈直角设置的复合墙板,所述复合墙板拐角处通过L形压条相连,每块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所述凹块内设有填充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复合墙板内部设有交错的凹陷部或通孔,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减轻了重量,隔音效果好;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安装时可以插接,施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未经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电动装置喷雾器
- 下一篇:飞行模拟器模块式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