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枪式激光眩目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4635.5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吕广波;吕涛;刘正;李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阳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枪 激光 眩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武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杀伤性武器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手枪式激光眩目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眩目器,利用激光对人眼睛具有杀伤性损伤,对对抗目标进行杀伤。但是在警示、防范、检查、安全保卫等场合,不适用于杀伤性眩目器,不能对人的眼睛器官造成生理损伤。
现有的眩目器,只适合于非接触、较远距离内对对抗目标起到制伏作用,当在近距离接触时不能起到制伏和自我防范作用。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多年从武器装备制造经营的实践活动中,根据部队用户的反映,组织设计人员经过调查研究,不断探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枪式激光眩目器,既能在较远距离内对非接触对抗目标实施非杀伤眩目,又能在近距离时对接触对抗目标实施非杀伤性电击,使对抗目标减低对抗甚至失去对抗能力,从而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打击对方,保护自己。
本发明创造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手枪式激光眩目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其机壳采用手枪机壳,在手枪机壳的枪筒内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激光发生腔、激光准直腔、激光扩束腔、激光出光腔,在激光发生腔与激光准直腔之间设置激光输出通口,在激光准直腔与激光扩束腔之间设置小孔光斑光阑,在手枪机壳的枪柄内设置电源腔,采用手枪扳机与压触开关作为激光预发射开关,采用手枪保险开关作为激光发射闭锁保险开关,在手枪机壳的枪筒外端口设置激光光斑大小调节圈,在手枪机壳的枪筒外端一侧设置电击头,电击头的电路通过电击/眩目选择开关与电源连接。
所述手枪机壳的枪筒作为激光发生、调制、传输、发射通道;
所述激光发生腔设置激光发生器,包括半导体绿色激光器和与电源连接的激光驱动器,以产生、输出绿色激光束;
所述激光准直腔对应激光输出通口依次设置一副汇聚凸透镜和一副以上柱状透镜,以对输出的激光束加以准直调制,获得光斑;
所述激光扩束腔,对应小孔光斑光阑依次设置一副以上扩束凹透镜,以对激光光斑进行发散;
所述激光出光腔,对应枪筒外口设置出光镜,以对枪筒内各腔起到防护,以免杂物进入;
所述电源腔,设置充电锂电池或外接市电作为电源;
所述激光光斑大小调节圈,在调节圈内设置凸透镜,旋转调节圈,改变凸透镜前后位置,可调节激光光斑大小;
所述电击头,采用警用电击棍的电击头和高压包电路;
还在手枪机壳上设置温控开关,双色指示灯,与激光发生腔内设置的加温器件电气连接,在激光发生腔内设散热片,并以调节激光发生腔内的温度,满足激光发生器对发射工作环境温度的需要;
还利用手枪准星机械作为机构瞄准器,以提高激光发射相对目标眼睛部位的准确程度。
本发明创造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和措施,与现有的激光眩目器相比,不仅一机两用,既能在较远一定距离内对对抗目标实施非杀伤性目眩,又能在近距离内对接触对抗目标实施非杀伤性电击,既能有效快速制伏对抗目标,又能较好地保护自己,而且结构合理,易于制造,使用轻便,环境适应性好,为军队和地方各警方提供了理想的单兵使用武器装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创造手枪式激光眩目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枪柄1,扳机2,手枪保险开关3,枪筒4,电击头5,高压包5.1,光斑大小调节圈6,出光凸透镜6.1,激光出光腔7,激光扩束腔8,扩束凹透镜8.1,小孔光斑光阑9,激光准直腔10,汇聚凸透镜10.1,柱状透镜10.2,激光输出通口11,激光发生腔12,半导体绿色激光器12.1,激光驱动器12.2,手枪准星瞄准机构13,双色指示灯14,温控开关15,电击/眩目选择开关16,电源腔17,充电锂电池17.1,电源腔盖17.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手枪式激光眩目器的具体结构,使用方法,其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阳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阳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